赢了选举也当不了总理?荷兰大选反转,夹在中美之间,处境太艰难(2)

2025-10-29 16:35  郑州广播电视报

"安世之乱"的影响很快蔓延开来,欧洲乃至全球车企都面临停产危机。汽车半导体供应中断直接冲击产业链,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公开表示,若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大规模生产限制甚至停产将不可避免。荷兰首相斯霍夫也不得不承认,欧洲在芯片领域的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可他始终拒绝认错,仍固执地坚持"政府出手必要论"。更讽刺的是,闯下大祸后,荷兰经济大臣却主动致电中方,希望"共渡难关",甚至暗戳戳威胁称"中方芯片供应也会受冲击",这种既当又立的态度,彻底暴露了其矛盾与傲慢。

一边是国内大选陷入组阁僵局,选出来的"领先者"可能连总理宝座都摸不到;一边是"安世之乱"搅乱欧洲产业链,还得在中美之间小心翼翼找平衡。荷兰的处境堪称"腹背受敌"--对美国,它不敢违背其意愿,只能跟着参与对中企的限制;对中国,它既需要中方在经济、供应链上的合作,又放不下所谓的"战略警惕";对欧洲盟友,它的鲁莽举动引发连锁反应,却连一句诚恳的道歉都没有。

欧盟的态度也颇为耐人寻味,明明"安世之乱"让欧洲车企遭殃,却还忙着帮荷兰说好话,试图促成中荷合作,这种"和稀泥"的做法,不过是想掩盖欧洲在半导体领域的被动与依赖。荷兰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没展现出"战略自主",反而暴露了自身在国际博弈中的弱势--既没有足够的实力掌控产业链,又缺乏独立决策的魄力,最终只能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陷入如今这般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