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博弈的国际形势下,欧盟开始正视一个事实,欧洲欺负不了中国,也避免不了美国欺负自己。
据观察者网报道,最近,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该国一年一度的里米尼会议上,直言面对中国和美国,欧盟似乎注定越来越"上不了桌"了。
这有点像布林肯的"餐桌论",即"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展现出美国的强权政治和信奉丛林法则的本质。
而梅洛尼的话,深刻反映出欧洲当下的尴尬处境:欧盟一直以为自己是食客,结果发现自己在美国眼里只是盘"菜"。
最为明显的就是乌克兰问题了。原本,欧盟觉得自己跟中美俄三国,在国际局势里是平起平坐的关系,然而,当特朗普上台之后,这种政治幻想被彻底打破了。
在特朗普眼里,欧洲并不是帮助美国进行地缘博弈的盟友,而是在地缘危机下,伸手想要寻求美国保护的"附庸",在谈判里,美方甚至不打算给欧盟留位置,俄罗斯也更相信中国。
除了地缘问题之外,欧盟在大国博弈里的角色,也逐渐开始被边缘化,当然,这也是欧盟自找的。
这些年,欧盟对中国的态度,总是透着一股矛盾劲儿。他们明明知道,中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贸、环保等领域都有着不少的合作空间,双边合作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而,为了迎合美国,欧盟总在一些问题上跟着对方的节奏,试图给中国设置障碍,比如之前搞的电动车反补贴调查,想通过这种方式限制中国企业。
欧盟严重依赖美国
对于这些遏华动作,欧盟声称是为了"应对挑战",结果最后却发现,欧洲的本土企业根本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持,闹到最后不仅没达到目的,反而让自己陷入两难。
更让欧盟无奈的是,对中国出手无果就算了,自己还要忍受美国的"欺负"。
由于长期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只要美国想施压,欧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比如关税问题上,美国说给多少就给多少,欧盟哪怕再多抱怨也必须妥协。
当然,欧盟落到这个地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正因如此,这些年欧洲的内部分歧越来越多,有的国家想跟美国绑得紧点,有的又想跟中国多合作,曾经主张的"多元一体",已经连统一的立场都难以达成了。
再加上,欧盟在关键领域的自主能力不足,不管是能源供应还是核心技术,都或多或少依赖外部,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就容易陷入被动,尤其一些变化还是自己造成的。
中美博弈
之前,西方在国际贸易里的话语权大,欧洲可能还没太在意这些问题,可随着中美竞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欧盟的这些短板被无限放大,困境也就越来越突出。
说到底,欧盟要想改变现在的处境,首先得认清现实,靠依附美国换不来真正的安全,靠对抗中国也赢不了发展空间。
只有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实力、弥合内部分歧上,再以平等务实的态度跟中国合作,才能在中美之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相反,要是欧盟还抱着过去的老思路,一边跟着美国遏制中国的发展,一边又指望欧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恐怕只会在尴尬的处境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