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九月廿一,立冬节气的第四天。这几天广东和福建热得不像话,根本没有冬天的痕迹,最高温度有30度,晚上还要开空调睡觉,本以为可以省点空调电费,结果差强人意。很多朋友说我们这里"入冬失败"。

"旱不旱,就看九月廿一",今日九月廿一,今冬旱冬吗?老话咋说?
"旱不旱,就看九月廿一"
农历九月二十一这天要是晴天,那接下里整个冬天,可能一直到明年开春,雨水都会比较少,地容易旱;要是这天下了雨,那冬天雨雪就可能比较多,地里的墒情就好。
为啥能这么看呢?到了农历九月二十一,这节气差不多就在"立冬"前后,天儿已经彻底冷下来了。这个节骨眼上,大气啊,它有一个固定的"脾气"。
如果九月廿一是大晴天: 说明当时控制咱们这片的是一股干燥、寒冷的空气(就像有个干燥的大盖子扣在咱们头上)。这股气势力很强,把那些能带来雨雪的、湿润的暖空气都给挡在外面了。它这一强势啊,往往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很可能整个冬天都是以这种干冷天气为主,所以雨雪就少了。
如果这天阴天或者下雨、下雪了: 那就说明,那股湿润的暖空气势力也不弱,能和干冷空气碰上头,这一碰,不就下雨了嘛。这说明冬天水汽渠道是通的,那么整个冬天下来,雨雪自然就会相对多一些。

给您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咱们看一个人早上出门的脸色。要是他出门时精神头足,满面红光的,那他这一天可能都顺顺利利。要是他出门时就无精打采,那可能一天都提不起劲。九月二十一这天,就好比是冬天这个"季节"刚要出门时候的"脸色",它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它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脾气"。
对咱们种地有啥用?
1. 做个心理准备和计划: 要是九月廿一是大晴天,咱们心里就得有个数了:今年冬天可能偏旱。那开春种地的时候,抗旱的准备工作就得早点盘算起来。比如,提前检查水井、渠道,或者考虑种一些比较耐旱的庄稼。
2. 抓紧蓄水保墒: 如果九月廿一这天下了雨,那是好事!说明冬天可能雨雪多。咱们要做的就是,趁着地冻之前,把田里的水给蓄住,把雪给留住,这叫"保墒"。这样开春地里有底墒,种子发芽就有保障。
总结一下,就是:"九月廿一晴,干冬跑不停;九月廿一雨,冬雪不歇息。"

"九月廿一日头笑,干冬干春莫忘掉"
这句谚语是说,如果农历九月二十一这天是晴朗天气("日头笑"),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季和来年春季,降水都会偏少,可能出现干旱。老祖宗认为,这个节点天气稳定晴朗,说明干燥的冷空气势力强,压制了暖湿气流,这种大气环流形势一旦建立,往往会持续一个季节。所以看到这天大太阳,农民就要提前有心理准备,为来年春播的抗旱工作做打算,比如检修水利、选择耐旱作物等。

"九月廿一雨淋淋,阴冬湿春好墒情"
如果九月廿一这天下了雨("雨淋淋"),则预示着今年冬天和明年春天会比较多雨雪,土壤墒情会保持得很好。"墒情"就是土壤的湿度情况。这天降水,表明暖湿空气依然活跃,能与冷空气交汇,整个冬季水汽输送渠道通畅。对农民来说,这是好消息,意味着冬小麦等作物能喝饱水,也为春播储备了充足的地底商,但也要注意连续阴雨可能带来的渍害。

"九月廿一西北风,来年麦子要歉收"
农历九月廿一如果刮起干冷的西北风,被视为来年粮食可能减产的预警信号。因为此时刮强劲的西北风,是干冷气团占据绝对主导的标志,它会导致冬季雨雪稀少,形成"干冬"。越冬作物(如冬小麦)在冬季需要积雪覆盖保暖、春季需要雪水融化返青,一旦干旱,就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收成,因此农民需提前做好应对。

"廿一无雨雪,河底能开裂"
意思是如果九月廿一这一天既没有下雨也没有下雪的迹象,那么预示着整个冬天将非常干旱,干旱到河流、池塘的水都会干涸,连河底都要裂开。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但强烈地表达了干旱的严重程度。它提醒农民,如果这天天气干燥,那么冬季的蓄水保墒工作将变得异常重要,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收集和保存珍贵的水资源。

"九月廿一动了流,犁耙家伙早准备"
"动了流"是下雨的形象说法。这句谚语说,如果九月廿一这天下雨了,意味着冬天的雨雪会比较多,土壤墒情有保障。这样一来,第二年春天土地会解冻早、湿润,适合春耕。因此,农民要提早把耕田用的犁、耙等农具准备好("家伙"即工具),一旦开春就能立即下地干活,不误农时。这体现了根据长期天气预测来合理安排农事准备的智慧。

"九月廿一乌云遮,柴草粮食多备些"
如果九月廿一这天是阴天,乌云密布,这通常预示着冬天会比较湿润、雨雪多,天气可能更寒冷(因为云层保温,下雪时不冷化雪时冷)。湿冷的冬天需要更多的燃料取暖,同时道路泥泞出行不便。因此,谚语提醒大家要提前多准备些过冬的柴火和粮食,做好物资储备,以应对一个可能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廿一晴,防春旱;廿一阴,防冬寒"
如果九月廿一是晴天,首要任务是预防来年春天的干旱,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春季的抗旱保墒上。如果这天是阴天,则预示着冬季雨雪多,化雪时会吸收大量热量导致"下雪不冷化雪冷",所以首要任务是预防冬季的冻害,比如给果树涂白、为牲畜加固保暖的圈舍等。它直接给出了农事指导。

"九月廿一定干湿,种地老汉要上心"
"定干湿"就是指这一天的天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冬季和早春的干湿基调。它语重心长地告诫所有种地的老把式("老汉"),一定要对九月廿一这天的天气格外"上心",认真观察、牢记于心。因为根据这一天的征兆来提前规划农事,是成本最低、最实用的方法,关系到一年的收成,绝不能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