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胞胎突然降临:夫妻俩住在城中村,月收入不到1万,已有两个女儿(2)

2024-09-01 15:44  上游新闻

【2】融不进去的深圳

李霞怀上四胞胎后,陈小波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李霞已经做好了成为全职妈妈的准备,"如果我不带,家婆一个人也带不过来。"

在深圳打拼了十几年,这段时间对陈小波来说,是最艰难的。20岁,因家庭困难,他随哥哥来到深圳打工。没技术,没学历,陈小波做过流水线,开过摩的,还做了两个月的临时工,在深圳混了3年才来到现在的公司。

在这个公司,陈小波与李霞结识,2014年,两人结婚。"当时工资最高4000多,之前一直是月光族,结婚之后才开始攒钱。"

城中村一角 图/九派新闻 李恺

婚后二人与陈小波的哥嫂同住,城中村的自建房,两室一厅。哥嫂有了孩子后,陈小波的妈妈来深圳照看,只能住在客厅。

一年后,陈小波的大女儿出生,房子更显拥挤,但也充满欢声笑语,两个孩子打闹玩耍的声音清扫着大人的疲惫。

第一个孩子总是金贵的,大女儿小时候,新衣服、芭比娃娃、奶粉,陈小波都选最好的买。李霞的父母在梅州定居,为了探亲方便,两人还贷款买了辆车。

"一开始,不管男孩女孩,我们只想要一个宝宝。"陈小波说,"但家里人说,一个宝宝太孤单了,而且孩子长大后,家里只剩你们两个孤寡老人,没那么热闹。"

2018年,车贷还完后,李霞生下了二女儿。陈小波一家和哥嫂分开,租房独住。九派新闻采访这天,两个女儿都在家,大女儿不爱说话,坐在摇椅上喝酸奶,二女儿活泼些,一会儿爬到陈小波背上,一会儿又骑在他的膝盖上。陈小波聊起给大女儿买过的芭比娃娃时,她仰着头问:"哪里有芭比娃娃,我也想要。"

夫妻俩月收入不到1万,孩子渐渐长大,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水电费,每月房屋租金超过2000元,幼儿园一学期学费为7000元,小学光学杂费一学期就4000元,"我们是外地户口,积分不够,上不了公立学校。"李霞说。

陈小波从未想过在深圳定居,"这个城市融不进去的。"他租住的城中村附近有许多新楼盘,价格在5万元一平方米左右,最便宜的楼盘单价也要36000元一平方米。前些年,他和哥哥凑钱在江西老家盖了新房,两层半的小楼,还没有装修,"家里没人,我们两三年才回去一次。"

总归是要回去的。陈小波打算,等夫妻两人社保缴满后,就回老家找个班上,"毕竟那边消费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