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酵后,各方的反应更印证了背后的复杂性。德国媒体特意跑去报道中国网民的看法,把"美军别在南海坐滩"这类调侃当成新闻,明眼人都能看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台退将栗正杰则猜测"可能是解放军用雷达跟监,让美军飞行员压力太大",这话看似在找借口,却无意间承认了解放军在南海的监控能力--美军在别人家门口搞军演,中方用雷达跟踪本就是正常防御,真要论压力,也该是美军自己清楚"理亏"才对。
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美国内部的动作,美防长赫格塞斯突然宣布要访问日本、韩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美媒直言这次出访和南海坠机、遏制中国脱不了关系。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军现在是"外强中干","尼米兹"号出事后,印太地区连艘能正常执勤的航母都凑不齐,赫格塞斯这趟行程与其说是"秀肌肉",不如说是想稳住盟友--毕竟两架军机接连坠毁,已经让日韩等国对美军的装备可靠性和作战能力产生了质疑,再不想办法挽回,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威慑力只会进一步下滑。
现在再回头看特朗普的"燃油质量"说法,更像是在找台阶下。军事专家早就分析过,"尼米兹"号的问题远不止燃油,装备老化、人员士气低落都是硬伤--前段时间美国政府停摆,军费发不出来,不少美军士兵得去银行贷款、领救济粮,心思根本不在战备上。这次坠机或许有偶然因素,但美军在南海的行动已经接近能力极限,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方的回应之所以被称赞"绝",不仅是因为态度得体,更因为一句话点透了本质:南海的和平稳定,从来不需要美军用"炫耀武力"来维持。美国要是还不清醒,继续让老航母硬撑、在南海搞事,未来恐怕还会遇到更棘手的麻烦。毕竟时代变了,美军想在南海随心所欲耀武扬威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