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国产大飞机C919“出海”尚需时日,EASA预计认证需3~6年

2025-04-30 15:22  头条

承载着中国民用航空工业雄心、旨在挑战空客与波音双寡头垄断地位的国产大飞机C919,其迈向国际市场的征途似乎比预期要长。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执行董事近日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对中国商飞(COMAC)研发的这款单通道客机进行适航认证,预计还需要3到6年的时间。这一时间表远超中国商飞此前设定的2025年取证目标,凸显了新机型要获得国际主流市场"通行证"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复杂流程。

EASA掌门人发声:2025年取证"不可能"

4月29日(周一),法国知名工业媒体《新工厂》(L'Usine Nouvelle)刊登了对EASA执行董事弗洛里安·吉勒梅的专访。在采访中,吉勒梅直接回应了关于C919认证进展的问题:"正如我们已正式告知他们的那样,C919不可能在2025年获得认证……我们应该能在未来三到六年内完成C919的认证工作。"

C919是中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其设计目标是与全球最畅销的空客A320neo系列和波音737 MAX系列窄体客机展开竞争。该机型在2022年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后,已于2023年在中国国内投入商业运营,目前执飞范围仅限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

此前,中国商飞曾公开表示,目标是在今年(2025年)获得EASA的型号认证,以此作为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关键一步。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求其航空公司运营的飞机型号必须得到EASA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这两大权威机构的批准。来自非中国的飞机租赁商和航空公司的行业消息人士也一直表示,在考虑引进C919之前,他们希望看到EASA对其安全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