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月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亲情的陪伴。
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将不可逆转。当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亿,未来每年还有超2000万人退休,养老压力大成了很多人的担忧。
与此同时,很多老年人也会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尤其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未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尤其是以下三大现实问题,更犹如大山一般压在他们的心口,面对这些问题,他们该怎么办呢?
一、养老难。
如今,超过60岁的农村老人只能依靠每月约100元左右的基础养老金来度日。然而,这点微薄的收入在如今物价不断上涨的时代几乎无法维持生活。许多老人因体力不支无法从事农活,而又不忍向已经负担重压的子女伸手讨钱。这种养老金的微弱程度显然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亟需国家重视和改进。
二、挣钱难。
农村老人挣钱难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城里老人多有退休金,即使有的人不多,但消费不那么过度,还是可以过得十分惬意的。农村老人虽然有养老金,但一年也就那么点,生个小病,那钱也就没有了。于是,我们在问题区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地里劳作?""为什么工地上很过六十以上的农村老人还在打工?"等等这样让人不解的问题出现。城里人内卷到35岁以上的人被抛弃,而农村老人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是机会渺茫。于是,农村老人只要还能动,他们就以自己的方式去挣钱。一挑自己种的小菜,一篮自己家的鸡鸭蛋,甚至就是各季的山茅野菜。他们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实发挥到了极致。
以自己的劳动挣钱不丢脸,但他们的身体和现状确实也让人心忧。
三、看病难。
农村老人看病难是必须克服的问题。农村老人因为挣钱难,他们对于一些常见病会有自己这一群体间传递的一些方法。他们买药只买便宜的,甚至有人根据自己所知的经验采取断食、草药,甚至一些封建迷信作法来应对一些小的病症,但也常常把小病拖成了大病。他们保存的常用药品中,常见很多已经过了有效期或是保质期的药,但有了病症,他们依然会服用。农村老人住院也有报销的,但很多老人即使有医保卡,也不知道如何使用,于他们的概念,住院就要花大钱,所以不敢住院。说到体检,更是排斥,认定没有任何的意义,就是瞎花钱。虽然有了卫生所,但偏远一点的还是没有,而且作为留守老人越来越多的农村,一旦是急病,无人帮助很难得到及时救治。
养老难、挣钱难、看病难是农民老年必须面对的事实,一切需要农村的振兴,需要科技的人文,需要国家的投入。但等,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所以,只有自强,只有坚持顽强地活着。
愿农村老人们也可以被温柔以待,被温暖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