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时间似乎已经确定,美财长对中国称呼变了。另一边,特朗普则是一语暴露了自己的底牌。那么,对于中美后续谈判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特朗普这次亮出的底牌又是什么?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他最快会在10月底或11月初再与中方高层会面,进行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这意味着双方的第四轮正式会面时间大致已经确定。
此前,中美已经在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了三轮经贸谈判,并两次划定了"休战期"。从5月12日以来,双方互征的24%关税被暂时冻结,每次延长90天,最新的期限在11月中旬到期。换句话说,如果第四轮谈判如期举行,那将与休战期结束的时间几乎重合,这让外界更加关注中美能否在窗口期达成进一步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采访时,贝森特特别强调,中美关系复杂,中国既是美国最大的军事对手,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因此谈判推进会十分谨慎。不过,他同时提到中美领导人的关系良好,使得谈判氛围相对简单一些。
贝森特在采访中还有一个细节,他称呼中国时,强调"尊重",并承认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这种表述,与早年美方高层直接将中国定义为"威胁"或"挑战"的说法相比,明显有很大变化。某种程度上,这是美方在经贸谈判上的一种姿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