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电弹造假,歼-35自己能起飞?某些人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2025-09-30 09:48  头条

2025年9月22日,一则令世界瞩目的消息传来:中国官方公布视频显示,歼 -35隐身舰载机从福建舰甲板上电磁弹射起飞。一同完成起降训练的还有歼 -15T战斗机和空警 -600预警机。然而,如此清晰的电弹实锤面前,竟还有人说歼 -35能自己起飞,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从技术层面来看,现代喷气式舰载机起飞需要达到280公里/小时左右的离舰速度,而航母甲板长度通常仅300米。若依赖发动机自身推力,歼 -35需在极短距离内完成加速,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美国最先进的F -35C在福特号航母上,也必须借助弹射器才能满载起飞。

央视公布的福建舰弹射画面中,歼 -35起飞瞬间三根限位杆同步断裂的机械联动细节,正是电磁弹射器与发动机推力共同作用的铁证。若仅靠发动机,限位杆系统根本无需存在。而且,歼 -35采用前轮拖曳式弹射设计,其前起落架强度与滑块结构专为电磁弹射优化,这种设计使飞机在弹射瞬间承受的瞬时加速度达到9G,远超常规滑跑起飞的3G负荷。若脱离弹射器,歼 -35的机体结构将面临根本性改变,甚至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起飞方式。

再从实战需求角度分析,隐身舰载机需携带4枚中距弹与2枚近距弹执行作战任务,满载状态下仅靠发动机推力根本无法在300米甲板完成起飞。电磁弹射系统通过精准控制弹射力度,能使歼 -35在3秒内将速度从零提升至起飞阈值,极大地提升了战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采用中压直流供电技术,相较于传统蒸汽弹射,不仅弹射效率提升了30%以上,还能根据不同机型的重量灵活调节弹射力度,无论是轻型无人机,还是歼 -35这样的重型隐身战机,都能平稳高效地完成起飞。并且,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历经2024年5月海试至2025年9月实装测试的千次级训练,已形成"冷启动15分钟就绪 - 全甲板连续作业"的标准化流程。

那些认为歼 -35能自己起飞的人,可能是对航母作战体系和舰载机起飞原理缺乏了解,仅仅从飞机有发动机就能飞的简单认知出发,忽视了航母甲板这一特殊环境以及舰载机满载作战的实际需求。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恰当的目的,故意发出这样的质疑声音。但事实胜于雄辩,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过多次测试和验证,是实实在在的先进技术成果,它让歼 -35等舰载机能够更高效地执行任务,提升了我国海军的航母战力。

总之,福建舰电弹技术的成功是中国海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成就,而不是传播毫无根据的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