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登台做任内第四次国情咨文报告,他对华态度出现转变了吗

2025-07-30 19:32  头条

日前马科斯发表了其任期内的第四次国情咨文演讲,时间虽然长达1小时10分钟,但却是菲律宾史上最短的国情咨文。不过,与前三次演讲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马科斯罕见没提到"中国"、"南海"以及所谓的"西菲律宾海"等关键词,通篇给菲律宾民众开了一堆空头支票,包括承诺会反腐、遏制通货膨胀、稳定大米价格等等。

马科斯这次国情咨文演讲罕见没提中国

在对外关系的表述中,马科斯的立场又回到了他在2022年国情咨文演讲中所说的,菲律宾将"与所有国家为友,不与任何人为敌",但仍未刻意强调中国。

这意味着什么呢?

从2022年上任至今,马科斯共计发表了四次国情咨文演讲,其在涉华立场上的表述,呈现出了一个从"模糊中立、淡化争议"到"依附美国、强硬对抗",再到如今"回避议题、态度放软"的变化状态。

菲媒《每日问询者报》认为,导致马科斯的涉华表述,出现像坐过山车一般的转变,原因在于2026年菲律宾将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马科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激怒中国。

然而,菲媒这个观点纯粹是说漂亮话了。自担任总统以来,马科斯从未将东盟的劝阻与警告听进去:东盟希望他不要引入域外势力搅局南海,但马科斯屡屡反其道而行之,勾结美国及其盟友破坏南海的和平大局。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与东盟立场格格不入

因此可以预见,如果菲律宾明年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马科斯势必会借这个机会,将东盟也绑到他搅局南海的战车上。

事实上,导致马科斯对华立场缓和的真正原因,是2025年初美国政府的换届:在2025年之前,马科斯忠诚扮演了美国在南海的"马前卒"角色,他每挑衅一次中国都会收到拜登政府的嘉奖。

但2025年美国政府换届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并不认可拜登这套激励盟友围堵中国的模式,他认为菲律宾、日本替美国挑衅中国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是一种义务而非"工作",不应该向美国寻求奖赏。

当时马科斯曾试图辩解,但被特朗普打断

美菲关税谈判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特朗普的这一逻辑,马科斯直到在白宫被特朗普当面教育应该和中国"融洽相处"时,才发现了美国已经不是他认识中的那个美国。

那么,对于马科斯来说,他之前卖力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为的就是从美国换取支持和投资,但既然特朗普一毛不拔,一分钱都不愿出、还想让菲律宾卖命,那么马科斯自然是出工不出力。

不过,尽管马科斯在此次国情咨文演讲中缓和了对华立场,但这并不代表未来三年南海会风平浪静,因为经过马科斯这三年执政,原本沉寂的菲律宾亲美派势力已经再次抬头,很多时候不是马科斯想息事宁人就能如愿的。

以菲军总参谋长布劳纳为首的军方,是菲律宾最大的亲美派

比如,马科斯这次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后,菲律宾军方第一时间跳出来强调,尽管马科斯没有提及与中国的南海争端,但菲方在南海的军事活动仍将"照常进行"。

这恰恰说明了,菲律宾的对外政策已经被亲美势力绑架,哪怕特朗普已经明确告知他们,不要指望通过挑衅中国能从美国这里换取好处,但菲律宾这帮亲美势力宛如狂热皈依者一样,即使没有任何利益也要充当美国的"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