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推动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部分如期展期

2025-07-31 21:59  头条

中美经贸会谈经过2天2夜的激烈交锋后还是没能达成任何的共识,不过原本在8月12日就要到期的关税暂缓期再次延长,双方将继续围绕关税展开一系列谈判,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主动提到将访问中国,是否意味着接下来特朗普将亲自来华进行关税谈判?

01 中美谈判没能达成共识

7月28日-29日,中美双方的谈判团队在瑞典展开了新一轮谈判,在谈判结束后,中方代表表示"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如期展期"指按照预定日期延长相关事项的有效期或继续维持某种状态,比如说中美关税中被暂停的关税以及反制措施将会继续暂停,从而保持双方因为高关税回弹导致的贸易不稳,并为接下来的谈判做准备。

此前中美在5月份达成了关税暂缓的共识

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就是说之前暂停征收的这部分关税以及中方相应的反制措施,按照之前预计的时间或安排,继续维持暂停状态,不发生改变,以此为后续的谈判争取时间,继续保持当前相对稳定的贸易状态,双方继续就经贸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

02 中美仍将继续进行关税战拉扯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的会谈是"建设性"的,但关于关税暂停协议的延长只是表示"可能性很大",因为是否延长两国的关税暂缓期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中,需要和特朗普进行商讨,由特朗普来拍板决定,在和特朗普进行谈话之前,任何事情都没能达成一致。

也就是说这次的谈判并没有达成突破性进展,甚至可以说是没能达成任何共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认为是失败的一场会谈。

特朗普将宣布中美关税暂缓期的是否延长

当然,贝森特在接受谈判时还表示会谈中没能达成延长关税暂缓期,不代表在8月12日前不能达成,这段时间就是两人回国后给特朗普汇报,由特朗普来发布关税声明的时间。

实际上,从贝森特说的会谈中没能达成延长关税暂缓期,不代表在8月12日前不能达成就能知道,特朗普延长中美关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之所以现在没有延长,是因为这个"战果"必须由特朗普来享受,只有特朗普宣布延长关税暂缓期,才能显得特朗普在这件事中的贡献。

毕竟对于好大喜功的特朗普而言,这种有利于中美关系缓和乃至全球局势缓和的功劳是他最看重的,无论是此前的印巴冲突还是现在的泰柬冲突,特朗普都声称是自己出面调停的,而中美谈判这种全球关注的大事件,自然也得自己出面宣布暂缓关税。

特朗普与欧盟、日本达成的关税协议也是一种对中国的施压

在中美谈判之前,特朗普就宣布和日本、欧盟达成了关税协议,除了15%的关税之前,日本还要对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其中90%利润都要给美国;欧盟则是在3年花费7500亿美元采购美国的能源产品。

因此在中美谈判的时候,外界就猜测美国可能也会对中国提出类似的要求,在降低关税的基础上,中国需要从美国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改变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情况,但从此次中方的回应来看,显然中方并没有接受美国提出的这些要求。

03 中美3大核心诉求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目前中美矛盾体现在3大诉求上,中方想要美国取消包括芬太尼惩罚关税在内的剩余关税、解除高科技封锁和打压、停止对台湾问题的干涉。美方想要的是中国放开稀土以及关键矿物的出口、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改变中国"制造型经济"的模式。

在这些诉求中,中国早早的就拒绝了美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的诉求,中方发言人"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就是在回应美国的能源贸易威胁。

当然在稀土出口上中方也是放开了一定的限制的,从6月份暴涨的对美稀土出口就能看出,美国开始逐渐从中方获得了稀土,而作为回应,美国也放开了H20这种高性能芯片的对华出口,并且为了避免刺激中方底线,在中美谈判前夕拒绝了赖清德过境美国的请求。

总体上来看,双方在制裁上正逐渐减小力度但并没有完全放开,继续维持在一个"边打边谈"的局面,中美谈判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从特朗普的访华言论来看,暂缓关税的90天将会是一个关键时期,无论是9月份的九三阅兵还是11月份APEC峰会,都将成为一个关键节点。

或许接下来中美想要真正的解决关税问题,还是要等到特朗普访华之后的亲自谈判才能实现。

不过这场关税战拖下去的结果只能是美国陷入被动,在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却持续低迷,第二季度的GDP更是紧缩0.3%,特别是中方稀土管制的情况下让美国的制造业也陷入疲软,高通货膨胀率让这些企业不得不妥协。

只有中美平等的条件下关税问题才能被成功解决

如果说美国不能接受"多边框架下的对等"关系,依旧维持单边霸权主义的话,中美双方的关税谈判始终不能彻底解决,在这种持久战下最先受不了的始终是那些美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