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调整已定,按工龄调整有2大好处

2024-12-24 13:31  头条

最近这段时间,养老金能不能接着涨,可成了大家心里的一件大事儿。眼瞅着12月12号晚上新华社公布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稿,这里头就提到了养老金的事儿。

中央定了调,说2025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还得往上调,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都包括在内。这消息一出来,可把退休的和参保的人们高兴坏了,之前对2025年养老金调整的那些疑虑,一下子就没了。

养老金已经经过了连续20年的上涨,调整方法也按照惯例固定下来了,那就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步走的方法来上涨,其中定额调整,当地所有退休人员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涨,跟本人的工龄、养老金和年龄等因素通通无关。

而挂钩调整,其中分别是跟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挂钩以及跟养老金水平挂钩,这里的工作年限其实就是我们理解的工龄。可见,工龄在挂钩调整中,确实有一定价值。

有人认为按照工龄来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能够让工作时间更长的老人获得更多的退休金。除此之外,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认为按照工龄来进行调整,能够很好的缩小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因为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在养老金并轨之前是没有计算工龄的,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如果能按照工龄进行调整,那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上涨的金额就更少,养老金差距自然就能缩小。

这个建议,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实是经不起细细推敲的。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

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建议人提出的这两大好处其实上是相悖的。

首先,很多人将工龄和缴费年限这个概念搞混了,工龄并不等同于缴费年限。我们常说的工龄其实指的是一个人工作的总体时长。但如果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并未缴纳养老保险,那么这些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部分,实际上是不能计算为工龄的。也就是说在调整的过程当中,所谓的按工龄进行调整,实际上是按照缴费年限来进行调整。所以工作时间更长的人,缴费年限不一定更高。

除此之外,有人认为按照这样的方式能够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但众所周知,在养老金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没有缴费年限的,但却是有工龄的。

如果按照建议人提出的按照工龄长短进行调整,那么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这部分人,工龄显然是要更长的,所以在养老金当中反而会更占优势。

也就是说,将工龄当做唯一的指标,进行养老金的调整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还是不科学的。

而我国现如今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挂钩调整当中就包括了与缴费年限的挂钩,这种调整方式其实是比较公平的,不仅保障了那些缴纳年限更长老人的利益,同时也综合了其他的因素。

其实,大家之所以对于养老金调整有各种各样的建议,本质上就是因为对于现如今养老金的差距太大感到失望。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普遍要比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高出许多,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养老金的不断调整,差距也在越来越大。过大的差距会引发社会矛盾,所以对于当前的养老金调整而言,适当缩小养老金差距的确是任务之一。

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养老金的差距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缩小养老金的差距也不能一蹴而就。目前,有很多地区都开始了提低控高政策,比如设置相应的门槛,门槛之上的少涨,门槛之上的多涨。虽说短期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但日积月累一定能够降低养老金之间的差距。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