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的讲话让全球大跌眼镜:"145%的关税太高了,我们会大幅降低...中美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番温情表白,与他一个月前"要让中国跪地求饶"的狠话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为何突然上演了这场"变脸秀",因为现实经济数据打脸了特朗普。今年3月,美国的通胀率飙升至9.2%,创40年新高。沃尔玛中国商品库存仅剩30天供应量,波音股价累计下跌45%,市值蒸发超千亿。这就像拳击手叫嚣要KO对手,结果自己先累趴下了。
而我们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我们使用"三不"战略,赢得了关税战第一阶段的胜利。我们坚持不谈判,拒绝在关税威胁下对话;不妥协,对美国的关税对等加征到125%;不孤立,我们与欧盟、东盟、拉美深化合。当美国对中国稀土加税时,中国转而向日本、韩国增加供应,导致美国军工企业被迫以3倍价格从黑市采购。
4月全球供应链的"去美化"加速,截至4月23日,形势出现决定性变化。一是我们利用科技突围,华为联合中芯国际实现5nm芯片量产,长江存储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5%。二是我们实现了能源自主,中国与沙特签署人民币结算石油协议,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欧洲最大电池厂。三是我们推动了美国的盟友转向,德国大众宣布追加在华投资200亿欧元,东盟十国集体拒绝参与美国"芯片联盟"。
相反,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反噬到了美国自身。目前美国面临民生困境,iPhone售价涨至3500美元仍供不应求;产业空心化明显,汽车工厂因缺零件被迫周休三日;关税战引发了金融动荡,美债遭中日两国联手抛售;导致了美国的政治危机,加州等16州联合起诉联邦政府;关税战使美国的盟友离心,欧盟启动"自主防务2030"计划;关税战导致美国信誉破产,WTO裁定美国违反国际贸易法。
由于特朗普战略失误,低估了中国的产业链韧性,所以中美这场博弈可能会有三种终局:最好的结果是体面妥协,美国分阶段把关税降低至10%,中国恢复部分农产品采购,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框架,我认为这个概率有60%。中等结局是中美两国长期僵持,美国继续维持现有的关税水平,全球形成两大供应链体系,科技冷战持续升级,这个概率我认为有30%。最差的结局是美国崩溃,美股暴跌触发经济危机,特朗普政府提前倒台,美国被迫全面撤关税,不过我认为这个概率只有10%。
1985年,日本在压力下签署《广场协议》,最终陷入"失去的三十年"。2025年,中国选择截然不同的道路,我们
坚持平等谈判原则,保持战略定力,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正如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所言,"21世纪的地缘政治第一课就是--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的耐心。"
当特朗普在关税数字后面拼命画零时,中国正在做三件事:新疆的棉花田里,无人机喷洒着国产农药;上海洋山港,无人卡车装载着发往欧洲的集装箱;合肥量子实验室,科学家们刷新着芯片制程纪录。这场博弈告诉我们:大国竞争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能沉得住气。正如中国古话所说--"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