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为何中国的导弹让美国海军不敢靠近且让海军上将夜不能寐?

2025-10-01 11:30  头条

9月26日,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刊发评论,分析《为何中国的导弹让美国海军上将夜不能寐》。作者认为,从洲际弹道导弹到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中国已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的武器库,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与美俄媲美乃至超越。

文章称,导弹已成为中国力量的新名片。不是航空母舰,不是坦克,也不是战斗机--而是能够飞越半个地球或撕裂美国在太平洋海军舰队的火箭。

作者写道,9月3日,北京在一次更像是一次警告而非单纯阅兵的展示中,亮出了其武器库。造型流畅的洲际弹道导弹、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和"航母杀手"导弹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传递出一个简单的信息:中国已经到来,并且不再扮演追赶者的角色。

与俄罗斯和美国不同,中国从未受到冷战时期军控条约的束缚。这种自由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拥有了世界上最齐全的导弹系列--洲际弹道导弹、中程导弹、高超音速导弹、潜射导弹,甚至空投导弹。这不仅仅是硬件展示。这是北京告诉世界的方式:力量平衡正在发生变化,一枚火箭接一枚火箭地改变。

文章称,说到洲际导弹,那才是大国博弈的定盘星。从仿制起家,到如今东风-41、东风-5丙、东风-31系列各司其职,路基、海基、井射、机动,样样俱全。西方智库整天拿着卫星照片数中国的发射车和发射井,猜中国到底有多少枚。猜来猜去,自己心里先慌了。为啥?因为中国的核政策是"自卫防御",但二次打击能力必须可靠。尤其是海基的巨浪-2、巨浪-3配上不断更新的战略核潜艇,意味着中国的核反击力量能深藏大洋,让你永远无法解除其武装。这种不确定性,最让那些想搞"先发制人"的家伙头疼。

不过,真要论起在中国家门口"打招呼"的本事,还得看中程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美国当年自废武功,签了《中导条约》,把500到5500公里射程的导弹都给限制了。中国可没这个束缚,放手发展,结果就是现在在整个西太平洋,中国形成了绝对的"区域拒止"优势。东风-26,射程覆盖关岛,专治各种航母"不服"。东风-17高超音速乘波体弹头,能在天上"打水漂",现有反导系统基本抓瞎。美国实验室里当宝贝的东西,中国已经成建制服役了。这就叫"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轰-6N挂着空射弹道导弹"惊雷-1"亮相,意味着中国的空中战略打击半径延伸到8000公里以外。再加上琳琅满目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超音速的、高超音速的,应有尽有。一句话,不管来自水下的、天上的、还是陆地上的威胁,中国都有对应的"硬家伙"等着。

至于台海方向,那更是中国短程导弹的"主场"。东风-15、东风-16、东风-12密度高、精度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打击体系。某些人指望靠几套老旧防空系统就能挡得住?简直是痴人说梦。

作者称,中国今天的导弹武器库不仅仅是在追赶世界领先核大国--在某些领域,它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展示的系统种类之繁多--从重型井基洲际弹道导弹到公路机动发射车,从潜射和空射系统到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和超音速反舰武器--表明了一个多层次、灵活且现代化的战略威慑体系。

文章写道,事实上,北京正在其对手严重落后的一个领域全力推进:高超音速技术。当华盛顿仍处于研究和测试阶段时,中国已经列装了作战用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并正在扩大其高超音速反舰武器库。俄罗斯是唯一另一个拥有此能力的国家,而莫斯科和北京的行动速度都快于美国。

阅兵不是表演是信号。中国导弹不再追着别人跑,而是逼着别人跟。高超音速领域,华盛顿还在实验室折腾,北京已经列装成军。俄罗斯也算个玩家,但中俄的步调,早就甩开了美国。

现在的问题是:当导弹能改写游戏规则,谁还敢在太平洋随意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