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贝哈尔:“如果美国决定结束加沙战争,几天之内就会停止”

2025-10-01 10:00  观察者网

近期,巴以局势处于关键转折点。

一方面,葡萄牙、英国等国家相继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落实"两国方案"的呼声持续高涨;另一方面,美国提出的加沙停火与战后安排"20点计划"虽获以色列同意,但其内容赋予以色列在加沙保留长期安全控制权的空间,引发广泛争议。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遭遇多国代表退场抗议,凸显了其政府在国际上面临的孤立境地。

"美国在巴以问题上并未发挥建设性作用,其滥用否决权的行为实质上是联合国陷入瘫痪的根源。"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阿拉伯语与中东研究系高级讲师摩西·贝哈尔在与观察者网的对话中强调道。

贝哈尔认为,欧洲国家当前的承认行动更多是象征性的,若无实质措施跟进则意义有限。美国对以色列拥有决定性影响力,若能下定决心,加沙战事可在数日内停止,当前国际社会的无所作为是"全人类的耻辱"。

以下为对话全文,内容仅代表发言者本人观点。

【对话/观察者网 摩根,整理/观察者网 郑乐欢

观察者网: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邀请。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代表性。如您所知,联合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核心。如今,美国削减对联合国的资金,一再否决关于加沙和巴勒斯坦承认的议案,并反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人认为,美国正在阻碍它自己曾经建立的自由国际秩序。在您看来,美国现在是否是全球稳定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主要是关于特朗普个人,还是反映了美国政治中的更深层转变?

摩西·贝哈尔:我不会笼统地说美国就是全球稳定的唯一威胁--那太宽泛了。但在巴以问题上,很明显:美国并没有发挥建设性作用,反而起到了破坏作用。联合国的结构赋予美国否决权,美国在加沙和巴勒斯坦承认问题上的否决就是如此。

就在不久前的联合国大会上,关于"两国方案"的讨论非常热烈,由法国主导,一位又一位世界领导人发言。我碰巧听到芬兰总统的演讲,他强调联合国的结构本身需要改革,因为美国让联合国无法发挥作用。他甚至说,这种行为实际上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因为联合国的初衷是维护和平,而否决权却阻碍了这一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新问题。特朗普的风格让它更显眼,但在民主党政府时期,同样存在这样的模式。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华盛顿的右翼激进派,并非完全正确。

观察者网:美国曾经推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理念。如今,它似乎转向了"强权即公理"的做法。您认为华盛顿是否依然相信自由国际秩序,还是已经放弃了?这对那些依赖国际法和国际机构的国家意味着什么?

摩西·贝哈尔:美国政治中最有趣的发展是右翼,甚至激进右翼内部出现了分裂。现在有一股不断壮大的思潮主张孤立主义--"美国优先"在字面意义上就是如此:不关心任何全球事务,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主张美国不应关心以色列。这是新的、矛盾的现象。

但与之相比,特朗普领导下的共和党主流仍然是"强权即公理"的代表,他们公开支持以色列的行动,削弱国际规范。例如,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若没有美国的授权根本不可能发生。以色列的飞机需要获得驻海湾地区美军的许可--这充分说明了美国介入的程度。

同时,特朗普最近在一次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他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这说明"强权"有时也会在符合美国利益时对以色列起到制约作用。但总体而言,这种做法削弱了您所提到的自由秩序。

而且,这不仅仅出现在美国。我们也看到极右翼势力在欧洲崛起--在意大利、英国、葡萄牙,甚至在斯堪的纳维亚。遗憾的是,这很像一股新法西斯浪潮。美国发生的变化会对其欧洲盟友产生多米诺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现在的自由秩序比我有生之年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脆弱。

9月12日,联合国大会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决议,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联合国

观察者网: 您刚才提到以色列依赖美国的授权,能举一些历史例子吗?

摩西·贝哈尔: 可以。有几个非常明确的例子。1956年苏伊士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当时的美国总统给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写信,要求以色列撤军,结果以色列照办了。这是以色列唯一一次在国际压力下被迫撤退,而压力来自美国。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华盛顿要求以色列不要报复,因为他们需要阿拉伯国家组成对抗萨达姆·侯赛因的联盟。以色列遭到来自巴格达的"飞毛腿"导弹袭击,但仍然没有还击--因为美国下令克制,而以色列再次照办。

更近的时候,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行动,需要经过驻海湾的美军基地和部队的许可。没有美国的允许,这样的行动根本无法发生。

这些例子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以色列无法独立于美国而行动。如果美国明天决定加沙战争必须结束,它几天之内就会停止--这就是美国影响力的规模。

观察者网: 最近,包括法国和英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您认为这会产生真正的影响,还是主要是象征性的?

摩西·贝哈尔: 我认为还是象征性的,几乎完全没有实质内容。如果没有实际措施跟进--比如真正的停火压力、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援助、对定居点扩张的制裁或后果--那么这种承认只不过是口头上的支持。每一个严肃的分析人士都清楚这一点。

而且,时机更让人质疑。为什么偏偏在加沙已经沦为废墟之后?为什么必须等到大规模毁灭和数以千计的死亡,这些国家才终于采取行动?承认一个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的"巴勒斯坦",引发的问题远多于答案。

此外,不同国家的立场也充满矛盾。一些大国--如葡萄牙、法国、加拿大--已经承认了巴勒斯坦。而另一些国家,比如新加坡,则有所保留,但暗示如果以色列继续在西岸推进吞并,他们可能会重新考虑。这实际上是在向以色列传递胡萝卜加大棒的信息:"这取决于你怎么做。"

还有一些可以预见的美国卫星国--比如太平洋上的帕劳,以及匈牙利等右翼政府--总是跟随华盛顿的立场,反对承认巴勒斯坦。这些模式表明,如果没有执行力或惩罚措施,仅靠承认仍然只是象征。

观察者网:法国和英国仍然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您认为他们能否带头反对安理会目前的功能失调,并推动改革,即使这意味着放弃他们自身的特权?

摩西·贝哈尔:理论上是的,但在实践中不可能。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一些小国--已经认识到安理会的结构严重不民主。它把决策权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手里,而代表世界大多数的大会却只是一个咨询机构。

巴以问题就是一个例子。绝大多数国家可能要求采取行动,但一个常任理事国却可以用一票否决权把它阻止掉。这就是根本性的结构性矛盾。

但问题是怎么改变呢?没有哪个国家会自愿放弃权力,而且也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够迫使美国放弃否决权。所以我们最终陷入一种"进退两难":大家都承认这个体系是坏掉的,但正是从中获益的国家却有能力阻止任何改革。

由于以色列在加沙城持续开展军事行动,交通严重短缺,出行费用飙升,数百名巴勒斯坦家庭继续通过拥挤的沿海拉希德街,逃离飞地北部的加沙城。联合国

观察者网:西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分歧似乎正在加大。您认为这是否为一个真正的多极化秩序打开了大门,让小国或其他大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摩西·贝哈尔: 可能是的。西方团结中的裂痕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可能为小国或新兴力量创造更独立行动的空间。但这一进程会走多远,并不确定。

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但这不会一蹴而就,而是缓慢的转变,而就像以巴问题这样的事务,目前美国仍然掌握着决定性权力。

观察者网:最后,您有没有什么总结性的想法,特别是关于加沙的问题?

摩西·贝哈尔:这种局面是我们所有人的耻辱,是全人类的耻辱。事情已经持续了数月,而国际社会却任由它继续下去,这是可耻的。

至少,必须停止杀害平民。无论还有什么其他的辩论--承认、建国、安理会改革--所有这些都比不上眼前的迫切需要:结束轰炸,结束对无辜者的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