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不一般,建议家庭备好三样东西,早知道早准备

2025-07-14 15:03  头条

再过几天就是小暑节气,街头巷尾的蝉鸣已经透着焦躁。翻开老黄历掐指一算,今年7月20日就要入伏,农历六月廿六的庚日,按老规矩算是"母伏"。初伏从7月20日到29日,中伏紧接着从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则是8月9日至18日,整整30天的伏期,是近十年来最短的三伏天。可别被这"短伏"迷惑了,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盛夏全国大部气温要比常年偏高0.5到1℃,新疆的吐鲁番、哈密等地甚至可能偏高2℃以上,高温日数明显增加。这就像烧红的铁锅突然盖上盖子,热气反而闷得更凶。

为啥同样是三伏,今年会特别短?这得从老祖宗的"干支纪日法"说起。古人用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六十天一轮回,带"庚"字的日子就是"庚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进末伏,中间这段就是中伏。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刚好只有四个庚日,中伏自然就是10天;要是赶上五个庚日,中伏就得拉长到20天。虽然今年伏天短,但气象部门预测,像重庆、武汉这些传统"火炉"城市,白天体感温度可能冲破40℃,夜间低温还卡在28℃以上,人体几乎没有散热的机会。这种"昼夜连烤"的天气,比往年40天伏期更难熬。

建议家庭备好三样东西,早知道早准备

一,防暑降温用品

三伏天,高温高湿,家中应备好清凉用品,如绿豆、茶叶和冷饮,以应对酷暑。

二、防晒装备

帽子、遮阳伞、墨镜一个都不能少,不要以为打伞是小事,晒伤了就知道疼了。

三、防中暑的药

像藿香正气水、十滴水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不要等到出事以后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