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指出该行为涉嫌制造焦虑及民事欺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受欺诈合同可撤销。2024年上海二手房成交21.6万套中多数经中介完成,而链家近期隐藏成交价的行为引发市民对市场透明度的担忧。
除了中介雇人看房套路房东外,近来,房产中介经纪人短视频直播砍价开始流行起来。
据钱江晚报,"老铁们,今天我们去'砍'未来科技城的一套房子,看看能不能砍到地板价。""你走吧你走吧,你的砍价已经低于我的底线了,没有任何还价余地了。"
在视频里,大多是经纪人跟房东看过房间格局后,就进入"短兵交接"阶段:房东先报挂牌价,经纪人挥起"十米长刀",一口气砍掉几十万元;房东表示无法接受,最多只能降价十来万;随后经纪人各种话术劝说施压,房东气得冲经纪人摆手:但一番纠结后,最后还是忍痛"割肉"。
在这样的直播砍价视频里,伴随着弱势房东的哀叹,看客们"看爽剧"的心理得到满足,视频点赞量和分享量数据往往很惊人,一套看似价格"砍到大动脉"的房子也进入了更多看客的视野。这是当前流量时代二手房市场"花式引流"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在杭州,贝壳平台上超过50%的中介门店都在做短视频。不过,记者采访了多名在短视频领域颇有心得的中介经纪人后发现,获取流量和客户的手段可以多变,但要促成成交,依靠的始终是真诚和透明,与客户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据大河报,对于"砍价大战",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认同。他们认为,这种"地产爽剧"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还促进了二手房市场的交易。
张先生是一名资深房产经纪人,他告诉记者,现在发视频、搞直播已经成为他们的业务技能之一。"我每天都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看房选房的视频,虽然内容没有大幅砍价那么吸引人,但对销售业绩也有不小的帮助。"张先生说。
然而,他也坦言,随着"砍价视频"的泛滥,观众已经越来越"挑剔"。"现在大家都喜欢看那种'砍价成功'的视频,如果视频里没有'砍价'环节,或者砍价力度不够大,观众就不愿意看了。"张先生感叹道。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张先生也开始尝试制作"砍价视频"。"虽然有时候觉得挺假的,但为了业绩,还是得做。"他无奈地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多年以前,二手房市场上中介和买家的话语权相对较弱,房东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有些房东在谈好价格后毁约,甚至"一房多卖"价高者得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现如今,楼市变为买方市场,房东的主导地位被逆转,看着一个个"价高"的房子被中介砍价拿下,"高傲"的房东被房产经纪人折服,"超低价格"的房子遍布全城,这种反差恰好抓住了粉丝的兴奋点。"就像观众喜欢看豪门大佬爱上灰姑娘的剧情一样,这种强烈的反差感非常迎合购房者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