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10月10日表示,新加坡和中国就像两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好友,无论品的是红酒还是茅台,都能倾心交谈。
徐芳达认为,新中合作历程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两国的共同信念与利益,即两国都秉持长远规划、务实治国的理念,并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开放包容且多边的国际秩序。
当天,徐芳达在第七届新中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阐述其对新中关系的看法。他表示,本次论坛的主题"失序世界中找寻共识",恰恰体现过去35年来新中关系的核心特点。
徐芳达说,"35年来,我们的伙伴关系日益牢固,这得益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他们致力于建立个人信任、寻求共同点和共同目标,并立足于开放的态度,以及对各国通过贸易、投资和交流保持联系的多边世界的信念。"
今年10月3日,中国和新加坡迎来两国建交35周年。2015年,中新共同确立了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 《联合早报》
徐芳达特意提及了邓小平1978年对新加坡进行里程碑式的访问。
徐芳达回忆说,他在2008年至2011年担任时任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也曾经陪同李光耀访华,他本人在与中国同僚接触时也体会到了友谊与信任。
他强调,这种信任根植于这样的信念:"即使我们各自主张自身的国家利益,我们也是能相互增值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共同学习、成长、取得成功。"
徐芳达说,新加坡认识到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战略重要性,以及中国持续增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因此,我们始终将我们的伙伴关系与中国的国家优先事项对接,确保合作互利互惠、与时俱进。(正如)中国人常说的,'不忘初心,与时俱进'。"
徐芳达进一步指出,新中不仅面对共同挑战,更拥有相似的思维和应对方式,可借此共同克服这些挑战。
首先,两国皆以长远眼光应对挑战,认为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需要多年方可见效,有时还需克服初期挫折;双方也相信要为子孙后代提前做好规划。
其次,新中都采取务实和以行动为导向的方式,实现良好治理。徐芳达说,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实事求是",或是他"黑猫白猫"名言的精神。两国都专注于行之有效的方法,乐于向他人学习,尝试新思路,并将成功经验推广。"我们务实而不教条,注重实际成果,而非理论概念和意识形态。"
第三,两国都坚信应维护基于规则、开放、多边的世界秩序,这同样适用于全球贸易和投资。
徐芳达表示,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需求和环境演变,新中关系也不例外。
他就进一步深化新中伙伴关系提出三点建议:鼓励更多双向投资与贸易往来;继续推动两国人民交流,特别是加强青年互动;打造鼓励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和生态系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绿色经济、机器人和自动化等新兴领域。
徐芳达也提到,中国正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关税、就业和住房问题等,但新加坡对中国克服挑战很有信心。"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众多的人才,也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乘风破浪的创新能力。"
徐芳达说,新中关系就像任何关系亲密的朋友,会经历起起落落,有时候也会有不同观点和立场。"但只要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两国将能世世代代友谊长存。"
日前,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在《联合早报》上发表国庆献词指出,中国与新加坡外交关系应时代而生、顺潮流而兴,35载以来持续展现出前瞻性、战略性和示范性,不仅有力推动了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也成为地区合作的良好典范。
2024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达1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曹忠明说,这一成绩,在全球经济面临"逆风"的大背景下尤其来之不易。两国务实合作保持与时俱进,契合彼此发展需要和时代需求,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地区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