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军船队被迫放弃仁爱礁的补给任务,在中方海警的监视下,调头返回菲律宾本土(2)

2025-08-28 17:46  头条

在中国海警拦截菲律宾执法船的同时,有消息显示中国海军的一艘拖船也已现身仁爱礁附近海域,虽然尚未展开清场行动,但这一举动无疑向菲律宾方面展示了中国在该海域的应对预案和可用手段,起到了明显的威慑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菲律宾在地缘政治上与美国进一步靠拢,亲美派政府通过三年多的舆论宣传,极大激发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无论是菲律宾军警部门还是小马科斯政府,都缺乏足够的政治魄力宣布放弃"马德雷山"号或撤出驻守人员,因此围绕仁爱礁的补给运输与主权争议,未来中菲海空力量的对峙与较量仍将持续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升级。

此次补给行动受挫后,菲律宾方面可能会采取以下三种应对措施:

第一,菲律宾可能通过外交渠道,寻求美国等域外势力的公开支持,同时试探中国在仁爱礁问题上的具体底线,争取在国际舆论和外交层面获得更多筹码。

第二,菲律宾可能会调整策略,从其他方向调集船只,在半月礁、仙宾礁等多个点位同时发起行动,试图牵制中国海警的注意力,为真正的补给船队突破封锁、抵达仁爱礁创造机会。

第三,菲律宾还可能尝试采用空运方式,通过直升机或空投的手段,向"马德雷山"号紧急投送物资,确保驻守人员短期内不断粮,再伺机寻找其他补给途径。

无论菲律宾最终采取哪种方式,南海局势都将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必须承认菲律宾的持续行动确实会为中国海警等执法部门的日常巡逻带来更多挑战。

但在中国已经向美济礁等关键海域增派力量、掌握更多主动权的背景下,菲律宾的这些后续举措注定难以改变仁爱礁等地的现状,只会让自身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此次半月礁对峙后,主导权已经回到中国手中。

接下来如何选择考验着小马科斯政府的政治智慧:是回到对话与协商的正确轨道,推动南海局势降温,还是继续一味迎合域外势力,走上加剧地区紧张的危险道路?中菲在南海的博弈仍将持续,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各方的理性抉择和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