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印度这操作也有争议,以前在上合和金砖会议上,印度跟中俄有分歧,比如边境事、投资限,现在有事了又想联合,感觉前后不一致。印度想当负责任大国,可摇摆不定,难服众。特朗普二级制裁如果真落地,中印不会轻易施压俄罗斯,买能源是现实需求,短期内断不了。机制恢复时机可能就在制裁启动时,三国坐下来谈怎么应对。印度智库建议,放宽对华投资,能引技术,帮制造业升级,这跟外交缓和呼应。
整个事件看下来,莫迪政府处境尴尬,美国是重要伙伴,军事技术合作多,但能源不能靠它,俄罗斯油气是命脉,中国是邻居,经贸大头。三边机制重启,能给印度多条腿走路,避免被美国单方面牵着鼻子走。但这也暴露印度战略自主的局限,外部压力一大,就得调整。印度经济增速快,能源需求猛增,2025年石油进口预计超过去年,俄罗斯份额虽降,但仍是最大供应商。普里部长说不担心,可实际调整供应链得几个月,油价波动会推高通胀,影响民生。
再想想长远影响,美国这二级制裁不只打俄罗斯,还会搅动全球能源市场。中国、印度买家少了,俄罗斯油气得找新出路,价格可能崩,欧盟那边进口虽少,但也得补缺。印度多元化供应是对的,南美委内瑞拉、加拿大油砂、中东沙特这些都能顶上,但成本高,运输远。莫迪政府第三任期刚开始,2024年大选后联合执政,国内压力大,能源安全直接关民生,得稳住。转向中俄印,也不是一帆风顺,中印边境虽缓和,但信任重建慢,投资审查放宽得防风险。
印度外交一向求平衡,在中美俄间游走,最大化利益。俄乌冲突上,印度中立,没制裁俄罗斯,也没谴责,买油的同时,还出口精炼油到欧洲,赚差价。但特朗普这招狠,二级制裁等于逼站队,印度模糊策略难持续。重启三边机制,是回归多边路径,找支持突破。美国那边,特朗普团队计划更严密,针对俄罗斯银行、能源公司,还可能扩展到印度中国出口。印度得评估,加入西方阵营丢资源,靠中俄丢机会。
话说回来,印度这种有事求援、无事制造麻烦的作风,确实难成气候。之前在中印边境事上强硬,现在压力来了又想合作,显示外交不稳。负责任大国得有定力,莫迪政府这摇摆,暴露弱点。机制如果恢复,三国能在全球问题上发声,帮发展中国家,但印度得先理顺内部。能源结构调整需时间,短期靠储备,中期扩来源,长远推可再生。印度太阳能风能潜力大,莫迪推绿色能源,但石油依赖短期改不了。
总的看,莫迪政府被逼墙角后想起中俄印大联合,挺接地气的选择,现实主义外交嘛。能源安全大于天,印度人口多,经济起飞靠稳定供应。特朗普这政策,表面打俄罗斯,实际影响全球贸易链。印度回应强调自主,拒绝双标,立场硬气。但摇摆行为持续,难让人信服大国担当。后续咋样,得看制裁真不真落,三边机制能不能快速重启。印度得加紧多元化,避免被卡脖子,这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