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再次伟大"曾是特朗普的竞选口号,但截至第二个任期的执政百日,从他的作为中看不到任何"再次伟大"的迹象,反而是美国多年攒下的政治信用"家底"也在加速消耗中。一个正在衰落中的美国,其实特别需要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领导者,但偏偏是在关键时刻,取得权力的却是一个反复无常、缺乏常识的人。
有人说,特朗普冲击了"宪政精神",损害了美国的国本,但问题是,特朗普的二次上台是严格按照美国选举制度选出来的,且还是高票当选,如果这样选出的总统还会"失灵",那只能说"失灵"的其实是美国的制度本身。
当选时高得票率,而执政百日后却创下80年来历任总统最低支持率,美国制度的失序或许就藏在两级分化的数字中。美国一直鼓吹自己的制度最先进,最能反映"民意",但从筛选机制上说,这套制度缺乏对民众的基本尊重。执政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事关全体国民的福祉,我们不会让一个演员给我们做手术,也不会让一个开发商为我们开飞机,但美国的制度就楞能让一个哪怕连州长都没当过的人执掌国家。
选举成了党派和利益集团的交易和操弄,选票成了底层人民的安抚奶嘴。当国家处在上升期和稳定期时,这套制度还可以转下去,但当外部"输血"渐渐枯竭时,原来被掩盖住的矛盾就会释放出来,于是那些会作秀会撩拨民众情绪的人"脱颖而出",但当真正要担起管理国家责任的时候,其真实水平就原形毕露了。
支持率大起大落其实背后的逻辑并无变化,那就是制度失灵,民众只能从一堆"烂苹果"里选一个,哪怕他上一个任期已经当得一团乱麻,但民众掂量过后还只能选他,因为其他选项更难以接受。而无论谁当总统,对国家的现状也提不出更高超的解决方案,只能一会左一会右地轮番翻大饼。
对于一个已经有过一届任期的总统来说,很难再用执政百日尚不足施展为其辩护。是志大才疏还是"腹有良谋",时间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不过时间给予的也许是机会,也有可能是更充分的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