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我做皇帝最痛恨两件事,一不能趁热吃饭,二不能超过三口(4)

2025-02-12 17:02  搜狐

首先是第一名侍膳太监,皇帝要吃哪个菜,他就会拿出一块试毒牌,放到这道菜上,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这种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如果饭菜中含毒,银牌就会变色,就会追究做这道菜的厨师的责任,一般都是死罪。

接着是第二名侍膳太监,当试毒牌检验过关后,他会亲自尝一口这道菜,他吃了没问题以后,才会让第三名侍膳太监,把这道菜端到皇帝的面前,这就是传说中的"尝膳"。

第四名侍膳太监,他负责把菜夹到皇帝的碗中,这时候皇帝才开始用膳,如果皇帝觉得哪道菜特别可口,说声"赏",做这道菜的三个御膳房厨役就会得到重赏。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安全倒是安全了,但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当年的时候,抱怨道:自己当时从来没有吃过一口热乎饭,因为那一整套流程下来,很多饭菜已经凉了。

但是为了皇帝的安危,每一个大清皇帝不得不严格遵守用膳的流程,这在大清律法中是有明文规定的。

不但如此,还有一个更为严格的规定。

无论哪道菜,即使它再美味,即便皇帝再喜欢,动筷也不能超过三次,假如皇上对其中一个菜连吃三口,那四个太监中为首的一个就会叫一声:"撤",其余太监便将这个菜撤下去,而且几个月之内不会再见到这个菜了。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这是清室家法,要皇帝小心谨慎,不可贪食,免遭毒害。

之所以有这么?多讲究,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担心有人在皇帝喜爱的口味中下毒,这是为了防止别有用心之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伺机谋害。

清宫《膳底档》是专门记录皇帝进膳情况的内廷资料,事无巨细,一点不漏均记录在案,但是皇帝爱吃什么菜则是万万不能记录上档的,皇帝也绝不会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或者今天想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