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我做皇帝最痛恨两件事,一不能趁热吃饭,二不能超过三口(2)

2025-02-12 17:02  搜狐

直到隆裕太后发现了以后,大发雷霆,对侍奉溥仪的太监和宫女都进行了责罚,然后为了对溥仪进行严加管教,就让?溥仪待在了自己的身边。

当他们第一次一起?用膳时,溥仪还是一贯的行为,看到自己喜欢吃的那一道饭菜,夹起来就吃,当他吃到第四口的时候,隆裕太后大怒,狠狠的朝着溥仪的手打了一巴掌。

当时的溥仪吓的一句话都不敢说,虽然并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打,但是平日里就很怕隆裕太后,更何况现在太后已经很生气了。

等到太后息怒了片刻后,他才低声的问:"母后,刚刚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打我的手。"

隆裕太后严厉的说:"这是大清?的规矩,你身为皇帝,每道菜绝对不能超过三口。"

溥仪看到太后怒气未消,就不敢再继续追问了,等回到自己的寝宫,溥仪问了自己的一名?年长?的?太监,才知道了皇帝用膳,每道菜绝对不能超过三口,是为了皇帝的安全着想。

但是,皇帝用膳的规矩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在太监的一一讲述下,溥仪这才了解了做皇帝,还有这么多的规矩捆绑着。

接下来,我们就完整的了解一下皇帝用膳的所有规矩。

一?、首先是?御膳房的?完整?流程?。

作为大清的皇帝,是"九五至尊",吃饭自然?和平常人也不一样。

皇帝吃饭有专门的术语,饭叫做"膳",吃饭叫"用膳"或"进膳",开饭叫做"传膳",厨房叫做"御膳房"。

清朝皇帝就餐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卯正时(早6点)开始,辰正时(早8点)结束;晚膳则在午正时(中午12点)开始,未正时(下午2点)结束。

根据清朝?内务府膳食清单来看,清朝皇帝用膳,菜肴以鸡、鸭、鱼、鹅、猪肉和时令蔬菜为主,以 山珍海鲜、奇瓜异果等为辅。皇帝吃的米是专门培育的黄、白、紫三色米,以及各地进贡的上等"贡米"。

清朝皇帝就餐,少则有六七十个菜,多则有上百道菜,特别是慈禧太后,她每餐就?有?一百二十道菜,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两顿正餐之后,每天还有酒膳和各种小吃,一般在下午和晚上,这个也没有固定时间,完全得听皇帝传唤,随叫随到。

清朝的皇帝的饮食都是由皇宫里的御膳房负责的,御膳房的管理者都是皇帝的亲信,一般而言都是八旗的嫡系。

这些管理御膳房的人也都要格外小心,因为万一皇帝的饮食出现了问题,他们肯定是要掉脑袋的,他们从来不敢大意。不仅要让皇帝吃得好,还要皇帝吃得安全才行。

御膳房是皇宫最机密的地方,它关系着皇帝的安危,不得出现任何的差错。御膳房的每一道菜都是非常讲究的,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到最后皇帝用膳?,那都是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检验。

首先是食材准备,太监需要从宫外采购食材,谁去了哪里,采购了什么,这些都会有人记载,而且每人去采购的时间、地点都有要求,这就大大降低了食材下毒的可能。

食材采购回来后,交给御膳房厨役,在清朝,皇帝?的御用厨役一般有370人左右,炉灶有100余口,每个炉灶都有编号,而且每个炉灶只做一个菜,每个炉灶配备三人,分别是主厨、配菜、打杂各一人,这样可以保证上百种菜肴同时开炉做菜,做好后能在第一时间让皇上品尝。

每道菜安排三个人,也是为了互相监督,菜肴做好之后也是有人盯着的,而且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记录,一旦哪道菜出现了问题,三个人都要负责,因此大家谁都不敢大意。

等到这一系列工作都完成,准备传膳的时候,第几道菜由哪一位太监、宫女负责端送,这也会有相应的记录。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