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消息,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布,美国正计划大幅下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税率不会是0。特朗普随后解释称,因为145%的关税太高,已经高到难以接受的地步。
特朗普甚至还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中方必须同美达成协议,否则无法同美做生意。若不同美达成协议,就按美方说的办,美才是定规矩的一方。
就在特朗普发表这番表态的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也透露了对中国商品减税的计划。贝森特在一场针对美国媒体的开放活动上表示,对中国商品征加高额关税,本质上是贸易禁运,145%的关税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他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内,中美之间的局势可能会迎来降温,因为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
可以明显看到,在关税问题上,美国一直在摇摆不定。其核心原因,就是特朗普"既要又要",一边是特朗普无法接受中美贸易停摆给美国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同时中方的多重反制也让特朗普四处碰壁,小算盘没打响。
但另一边特朗普又想要在未来的贸易谈判中占得先机,继续对中国展现出强硬的态度。
而对于特朗普不断变化的态度,美国媒体也是有些看不下去了,吐槽美国在关税大战中"滑跪"的太快。
中美两国
美媒《华尔街日报》就发布了一篇专栏文章,抨击美国已经没有了骨气,上到美国总统,下到美国律所、高校就像是鸡尾酒餐巾一样,说折就折,暗示美国从上到下都在施压面前迅速"滑跪"。
美国高校和律所,在特朗普的施压下已经迅速滑跪。特朗普威胁切断给高校的经费,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众多美国顶尖院校都没展现独立性,也没有敢于硬刚特朗普的施压。甚至现在还表现一定强硬态度的哈佛大学,其底气也不过是富豪校友们的资金捐赠,可一旦特朗普在捐赠问题上出台新规定,进行限制,哈佛大学举手投降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在美国法律界,特朗普为了让律师们妥协,下达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比如要求取消一些顶尖律师事务所进入联邦建造的资格,取消这些律所与政府的合同等。美国多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已经接受了特朗普施压,答应为美国政府提供9.4亿美元的免费法律服务。
特朗普政府则更不用说,先是强硬推出所谓的"对等关税",在美国金融市场掀起一场海啸之后,特朗普又迅速妥协,宣布暂缓关税生效90天。
特朗普唯一没有迅速滑跪的,就是继续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可如今这一局面也被打破,特朗普先是宣布对中国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因为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占到全美市场的78%,手机市场占到全美的73%。如今又是对华降调表示关税太高,计划大幅减少。
美媒发布的文章中,也点出了特朗普为什么在国家大事上反反复复,认为特朗普将政治变成了生意,只有生意对手对特朗普完全屈服,才能让他心满意足。因此,不管特朗普政府推出什么政策,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其他国家屈服于美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特朗普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一部分。
但对美国民众来说,如何负担得起生活成本,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购买到最优质商品,这才是美国是否伟大的关键,而不是特朗普是否实现"唯我独尊",也不是特朗普赢多少次。如果以牺牲美国国家利益、民众利益作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条件,那只会遭到民意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