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开战,我国有"三大短板"很致命?
这些年中国军力确实强大了,但真要打远仗、打硬仗,我们仍有三个不容忽视的缺点,一旦补齐,将不再害怕任何人!
这3个短板分别是什么?我国又能不能补齐?
第一个短板,是中国海军缺"海外支点"。
咱的055大驱配上鹰击-21,反舰能力确实比美国的宙斯盾舰强,但海军打仗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当年美国打伊拉克,战机从沙特的达兰空军基地起飞,半小时就到伊拉克上空,炸完转身就能落地加油,弹药不够了当天就能补。
反观我国海军,去年去亚丁湾护航的舰艇,每次出海都得掰着指头算:新鲜蔬菜顶多撑20天,后来只能靠脱水蔬菜将就;有一次护卫舰的螺旋桨缠了渔网,想找个地方修都没有,只能靠舰上的工程师在海上硬拆硬修。
没有海外支点,我们的舰艇编队难以长期在远洋执行任务,更别说保护海外利益和侨胞安全了。
光能出去还不够,"粮草"得跟得上,这就说到第二个短板:海军的"移动粮仓"太少,后勤补给舰比美国差远了。
美国军队的后勤舰船总吨位有150万吨,包括大型油船、运弹药的货船和移动基地舰。刘易斯・克拉克级干货船,一艘就能装3000吨弹药、2000吨食品;还有约翰・刘易斯级油料船,满载5万吨油。
去年美军"里根"号在西太平洋晃了仨月,全靠这些补给船续命。
再看我们,补给舰数量有限,类型也不够丰富。最好的901型补给舰就3艘,剩下的903型吨位小,给一艘航母补完油,自己的油箱就见了底。
有一次海军远海训练,一艘驱逐舰因为补给船跟不上,硬生生把航速降了一半才撑回来。要是真打起来,舰队没油没弹,再强的战舰也只能当活靶子。
海上有粮草,空中的"翅膀"也得硬,第三个短板更要命:空中加油机的数量,美国是我们的60倍。
这加油机可不是奢侈品,是战机的隐形油箱。去年南海联合演训,我们的歼-16从海南起飞,飞到南沙群岛附近就得赶紧返航,因为油不够;而美军从关岛起飞的F-18,靠加油机接力,能在南沙上空盘旋4个小时才慢悠悠飞走。
更别说远海空战了。要是中美战机在西太平洋碰面,美军战机从澳大利亚达尔文基地起飞,靠加油机"续命",能摸到我国南海岛礁附近;我们的战机从海南起飞,没有加油机的话,飞不到中途就得往回赶。
这三块短板--海外支点、补给能力、空中加油,看似是后勤问题,实则决定了中国能否真正成为远洋型军队。它们不像歼-20、航母那样引人瞩目,却直接制约着我们能走多远、打多久。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正在这些领域默默发力:新型综合补给舰陆续服役、海外合作稳步推进、卫星网络不断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短板都会一一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