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面对新兴的无人机威胁,台军计划采购一些便携式反无人机设备,但这一决定引发质疑。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明年起计划斥资96亿元新台币(约合22亿人民币)特别预算,采购635套"可携带式无人机反制系统",未来将提供给台湾海陆空三军和资通电军使用。
但这一决定引发台湾立法机构的质疑。民进党"立委"王定宇今指出,无人机反制系统当然该买,但台军目前的采购规格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复杂的战场需求,这样采购反无人机系统"很有可能预算打水漂"。

我军两栖突击部队装备的FPV无人机社交媒体

台"宪兵"在手持反无人机干扰枪进行安保活动社交媒体
台军3日公布一项涉及635套"可携式无人机反制系统"公开阅览案,拟动支96.69亿元新台币预算。此案附件显示,台军计划采购635套,单价为1522.68万元新台币,并注明要纳入2026年至2028年的特别预算。
附件显示,"可携带式无人机反制系统"将分两批交货,台陆军拟接装242套、海军213套、空军72套,资通电军则有108套。并规定可满足于车载或船舰型等各型载具运用。"可携带式无人机反制系统"的具体指标为被动侦测范围4公里,全天候可反制范围2公里以上,还要有接管或仿真、干扰等功能,并且1至2人须在15分钟内完成架设。
对此,台湾立法机构"外交及国防委员会"的资深"立委"、本会期担任"召委"的王定宇今日透过社交媒体指出,无人机反制系统当然该买,而且要尽速建立能量,否则,台湾面对无人机攻击的防御力非常脆弱,不仅军方单位需要,关键基础设施也需要。
但是,若未考量不同单位有不同需求、环境限制,也未思考先进需求和可扩充性,"这样单一规格、落伍规格的采购方式,不仅预算可能会形同丢在水里,更严重的防御力也无法及时提升。"
熟悉无人载具政策的人士也私下表示,"可携带式无人机反制系统"公告规格侦测4公里、反制2公里,易形成防御空隙,同时应评估接管数量与效益能否反制"无人机蜂群",今日的解决方案能否因应未来挑战,有待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