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不住了?红军城争夺战战至第14个月,乌方守军被曝向开始俄军投降。几乎同一时间,"反俄同盟"内部传出杂音,普京政府则派出"二把手"访华。那么,红军城"危在旦夕"之际,"反俄同盟"内部出现了哪些异动?普京此时派人访华,究竟所为何来?当前,俄乌围绕乌东重镇红军城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在历经14个月的艰苦作战后,俄军在红军城方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据俄罗斯国防部11月1日消息,俄军正持续收紧对乌军的包围圈,并挫败乌军多次突围。目前,红军城守军已经开始向俄军投降。

面对俄军超出预期的猛烈进攻,近段时间乌军的确有撑不住的趋势。而俄军最新放出的"乌军投降视频",与其说是在彰显胜利,不如说一种心理战手段,此举旨在持续削弱乌军作战信心以及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
要知道,红军城是顿巴斯防御体系中的关键枢纽和交通要道,也是阻拦俄军继续向乌克兰腹地进发的门户所在。一旦俄军全面控制红军城,乌军顿涅茨克军事集群的补给走廊就会被切断,顿巴斯地区局势也会向着有利于俄军的方向发展。
当然,即使红军城局势尚未恶化到守军投降的程度,泽连斯基政府也无法掉以轻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援乌的"反俄同盟"已经出现瓦解迹象。据报道,德国、法国等欧盟核心国家虽然还能勉强克服国内矛盾,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但更多欧洲国家已经无力承受持续制裁俄罗斯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近日,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三国就对援乌一事提出反对意见,并拒绝启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进程。

除了欧盟三国拒绝援乌外,特朗普也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有分析认为,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不希望冲突因此升级,甚至威胁到更多欧洲国家乃至美国的国家安全。正如俄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战斧"导弹并不足以根本上改变战争局势,却能让刚有所缓和的美俄关系重回冰点。
值得一提的是,"反俄同盟"内部出现瓦解迹象的同时,普京政府则在加紧推进中俄外交往来。据俄罗斯政府新闻局通报,俄总理米舒斯京已于3日抵达中国,出席在杭州举行的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刚结束,俄罗斯"二把手"就紧急来华与中方接洽,说明普京政府在发展对华关系、以务实合作对冲西方压力有着很高的迫切性,也希望在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的情况下,中俄关系能够继续保持平稳高水平的发展状态。

有专家称,米舒斯京此访的重心,是与中方商讨如何进一步挖掘双边合作潜力,同时推动两国在能源、物流、农业等领域合作提质升级。因为在普京政府拒绝立即停火的情况下,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正在持续升级,并且不排除特朗普政府继续加码制裁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向东看"战略,无疑能为俄罗斯提供更多"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