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存在变相高息揽储的嫌疑。"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说,一方面,产品年利率叠加增利年利率后,综合年利率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利率;另一方面,这种第三方加息的模式存在为了规避监管对于存款产品利率规定的嫌疑。
为了缓和银行息差压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去年以来,监管对违规高息揽储加大了整治力度。
去年4月8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发《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明确手工补息是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银行禁止通过事前承诺、到账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最迟在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没有直接返利,而是通过向第三方采购相关服务来实现高利息,类似的做法也曾发生在辽宁振兴银行身上。
2024年,辽宁振兴银行被曝部分3年期、5年期产品的存量存款利率从4.5%、4.8%,降至3.5%、4%,分别下降100BP和80BP。
存量存款利率下降的背后,是振兴银行引入第三方机构北京尼客矩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尼客科技")推出一款"伙伴助力计划",针对振惠存3年期、5年期产品提供奖励利率,将综合存款利率分别拉升至4.5%、4.8%。而在去年11月15日,北京尼客科技发布通知称,由于合规性经营要求,此前的"伙伴助力计划"即将结束,活动期间存入振兴银行振惠存3年期、5年期产品的活动奖励将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