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黑龙江等地针对二孩、三孩家庭推出区域性育儿补贴;
长沙市对合法生育第三孩及以上家庭,按符合条件的孩次每孩次一次性补贴1万元;
呼和浩特市明确,2025年3月1日后生育的家庭可享分级补贴,一孩1万元、二孩累计5万元(每年1万元)、三孩及以上累计10万元(每年1万元),需满足户籍、居住等条件。
而北京虽暂未实施直接育儿补贴,但已有多项生育支持举措: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支出,可按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元标准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公租房分配中,二孩、三孩家庭可优先。
住房领域的支持政策同样在发力。今年上半年,全国多地密集出台购房补贴新政,以及升级住房"以旧换新"政策,以降低购房成本。例如,济南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商品房"卖旧买新" 购房者,补贴最高10万元;浙江义乌也提出了首次置业补贴、多孩家庭购房补贴等具体政策支持。
以旧换新的"国补"力度也在持续释放。国家已投入专项资金,目前第三批690亿元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即将跟进,刺激家电、家居等存量更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6日,以旧换新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上半年家具等品类零售额增长亮眼(增长22.9%)。地方层面虽有短暂系统调整,比如广东"粤焕新"平台升级等,但政策大方向坚定。
综合来看,这些政策的共同指向清晰:通过为全民减负,逐步释放消费潜能。毕竟只有当家庭在生育、教育、住房、日常消费等刚性支出上的压力得到缓解,"想消费、敢消费"的氛围才能真正形成。家居作为居住空间的核心载体,与这些领域息息相关,是政策红利传导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