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谈胃癌防治:别有了症状才检查,早期筛查需要内镜技术下沉(2)

2025-04-22 16:03  每日经济新闻

对于消化道早癌,内镜检查在癌前病变的检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李鹏认为,消化道早期癌症的诊治涵盖从筛查到随访的全过程,并非单一内镜下切除环节,而是从内镜筛查、内镜诊断、内镜治疗、病理诊断及随访5个环节阐述全链条内涵。

他进一步解释,从筛查阶段开始,内镜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消化道的微小病变,提高了早期癌症的发现率。在诊断环节,结合先进的成像技术,内镜能够更精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而内镜治疗,如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为患者提供了微创、高效的治疗手段。

此外,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与内镜技术的结合进一步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最后,随访过程中的内镜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或新发病灶,为患者预后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鹏认为,要实现胃癌"三早",不仅需要内镜技术推广下沉,也需要医疗设备的技术支撑。

以前,消化内镜被日本品牌垄断,过去十年国产品牌内镜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李鹏也提到,得益于国产内镜设备的突破,内镜设备的普及度和技术下沉度均已有了显著提升。

据他介绍,其团队承担的一项"十三五"课题曾对国产内镜进行专门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国产内镜在诊疗成功率、(盲测)图像质量、息肉检出率以及操作诊疗时长等几个方面,与进口内镜没有明显的差异。最近,国内厂家推出的国产智慧内镜平台iEndo推动AI技术在基层医疗普及应用,显著提升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效率。但国产内镜设备的采购成本较进口产品要低得多,且维护费用和耗材成本更具优势。国产设备的普及使基层医院能更广泛地开展筛查,减少患者因延误诊治导致的高额治疗支出。

李鹏最后表示:"基层医院是实现早诊早治的重点,国产内镜技术突破对于国内基层医院内镜应用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其在很多方面能更好地助力基层医院普及内镜的应用及日常临床诊疗工作,可以极大推动早癌筛查覆盖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