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新能源车企实际上处在一个类似维修市场垄断的红利期。"魏然认为,客观来看,电子设备本身的成本高是事实,但厂商在维修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也助推了"官方维修"价格的节节攀升。他举例说,有些损坏的部件本可修复后继续使用,但修复后可能不符合车企规定的标准,因此只能对部件进行整体换新。这种"只换不修"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主的维修负担。
山东兄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辆维修区
争执不下的维修权:
车主不敢选,第三方维修店不敢修
"官方售后"价格不菲,不少车主自然寻求第三方修理厂,希望找到"平替"。这回,拦在车主们面前的不再是高昂的维保费用,而是模糊不清、争执不下的维修权。
贾先生去年4月份购买了一辆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目前已行驶2万多公里。不久前,他接到了品牌门店打来的电话,提醒他尽快前往门店为汽车做规定保养。考虑保养价格较高,贾先生询问能否自行寻找第三方修理厂进行保养维护,得到的答复是"可能会影响车辆质保"。这让他陷入了两难:官方保养价格实在叫人"肉痛",可万一因为第三方保养影响了车辆质保,将来恐怕损失更大。
对于这一说法,记者随后从品牌车企官方客服得到了证实。"我们优先建议您到厂家授权的4S店做保养维修。您也可以选择外面的修理厂,后期如果车辆出现问题(质保期内),我们会首先检查这个问题跟您在外面做保养有没有因果关系。如检测证实二者不存在关系,就可以正常质保;如果存在关系,那后续的维修保养都需要您自费。"客服介绍说。
记者查阅多家新能源品牌车企的用户手册发现,多数手册中都有类似条款:若车辆未按照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由此引发的故障,车企将不再承担相关三包责任。
贾先生的纠结并非个例。他庆幸自己目前遇到的只是保养问题,万一车辆需要维修,就算车主想选第三方修理厂,对方也不一定敢修。
山东兄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经历了从公交车、物流车到新能源乘用车的转型。2020年,公司进一步转型,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品牌汽车的维修服务上。但转型至今,该公司接手的维修单子仍以特种车辆、出保车辆为主,很难实现与品牌新能源汽车4S店公平竞争。
"我们的技术不比4S店差,能提供芯片级维修,但在维修过程中对于一些车辆要格外谨慎,不能碰触它的电池数据;对于可能涉及法律风险或安全风险的维修项目,我们也不会做,以免被厂家起诉。"该公司经理刘海表示,除了法律风险,在技术层面,许多新能源车企也会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车辆在第三方修车厂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