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用脏话做招牌!知情人:是他绰号

2025-08-05 11:30  头条

8月3日,据媒体报道,近日,江苏南通海门区三星镇一某丸子汤店的招牌,因为使用脏话当噱头制作店面招牌,被当地网友拍下并被指"辣眼睛"。在社交平台上找到疑似该饭店老板的账号,该店疑似开业仅1个月。相关知情人士称,该称呼是店主的绰号,其本人也认可该称呼。镇政府获悉后已经赶到店家与店主进行了沟通。由于店主很认可自己的绰号,所以将该绰号作为了店招。目前他已经认识到该绰号不雅,将尽快做出整改,更换店招。

用脏话做招牌的行为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相关规定。广告法明确指出,广告不得含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内容。招牌作为店铺面向公众的"广告",自然也应受到该法律的约束。即便这是店主的绰号,且在其生活圈子里被认可,但一旦将其置于公共视野下,就不再是个人的小事,而必须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常常会在店名上绞尽脑汁。在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今天,这本无可厚非,独特的店名确实能够在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个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底线,差异化也不能以违背公序良俗为代价。用脏话做招牌,看似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实则是对社会文明底线的公然挑战。

此类"辣眼睛"招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该店位于公共区域,周边可能有学校、居民区等,每天有大量不同年龄段的人经过。脏话招牌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更是恶劣,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和语言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招牌可能误导他们,让他们误以为此类脏话是可以公开使用、被接受的语言,从而对其身心健康和语言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在 "网红经济" 蓬勃发展的当下,一些商家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可谓绞尽脑汁,甚至不惜剑走偏锋,采用低俗、博眼球的营销方式。但事实证明,哗众取宠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靠脏话招牌或许能在短期内引发关注,可这种关注往往是负面的,最终只会让消费者对店铺产生反感,不仅无法提升店铺的美誉度,反而会损害店铺的形象,影响其长远发展。真正能够让店铺立足市场、赢得口碑的,是货真价实的匠心,是对产品品质的执着追求,是对服务质量的精心打磨。

脏话招牌的危害不容小觑,不仅破坏社会文明风气,更侵蚀了公序良俗的根基。城市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公共空间的文明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维护。商家在追求个性、创新经营的同时,必须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遵守公序良俗。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对此类违反社会良好风尚的行为及时纠正,引导商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唯有如此,我们的城市才能保持文明、和谐的氛围,商业环境才能更加健康、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