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已经打了快一个月了,而这个时候美国突然连退三步:首先是美财长贝森特说"关税僵局不会维持很长时间,短期内就会缓和";其次是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也表示,"中美两国正在为达成贸易协议奠定基础,且进展顺利";最后特朗普更是挂出"免战牌",承诺"会非常友好对待中国,对华关税税率将大幅下降"。可以看到特朗普的口风正在迅速变软,并且似乎笃定中美很快就能缓和贸易僵局、达成贸易协定。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在美国面临信誉危机,股债汇市更是"3杀"的情况下,他迫切需要给动荡的市场注入稳定剂,不能再让市场也崩盘。因为目前的情况是,即使中美互相征收了高额关税,但中美贸易还在继续,依旧有美国企业给中国工厂下订单。为什么?因为美国企业找不到替代品。举个简单例子,可能你在东南亚5、6家工厂都定制不了的产品,中国一家工厂就能给你齐活儿办好,这就是产业链的集群优势。另外,中国还有着规模优势,规模一大那就可以把单个商品的生产成本摊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从客观上说这也堵住了其他国家和中国制造业竞争的想法。所以哪怕是特朗普对中国征收了3位数关税,也无法彻底挡住美国企业给中国工厂下订单。但高额关税是一定会成为美国企业背上实打实的担子,因为如果美企按照原来价格出售,那利润就会大幅减少甚至亏本;但要是提高售价,美国消费者能买账吗?所以说美国企业现在面临的是"有货无市"的生存难题。这时候特朗普放出对华关税将大幅降低的风声,可能是想坚定美国小老板们的信心,让他们继续撑下去。
我外交部长王毅就曾对美国撂下一句话,"美国不能任意妄为,历史车轮不能倒退"。这16个字体现的是中国的底气。高额关税、封锁禁售是美国制裁其他国家屡试不爽的招数,但今天的中国显然不吃这一套,因为中国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实现自给自足,并且还有余力远销海外,来帮助其他国家摆脱对美国产品的依赖,这意味的是美国不仅无法如愿制裁中国,甚至还卡不了其他国家的脖子,无法让其他国家受制于美国、听美国的话。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下,亚太国家是它希望拉拢的目标,但现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让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日韩澳等传统美国盟友损失惨重。如果美国的关税政策给这些国家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那么中国的腾挪空间自然会变大。
那么这一轮中美关税战,最终可能会怎样结束呢?先说结论:中美经过多轮谈判后,会重新达成贸易协议,而且这事一定是美国先提。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中国比1890年的美国拥有更全面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在产能规模上。美国之所以能发家,是因为它从1890年开始,就是世界工业增加值第一的国家,并在二战期间一战成名,年产3万架战斗机,用武器的海洋击败了对手,奠定了后续的霸主地位。但现在,世界工业增加值第一的国家是中国,2009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所以说,全世界都看出来,中美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