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哪些军兵种将首次亮相九三阅兵?(3)

2025-07-07 13:35  环球时报

水下作战

据介绍,水下作战通常是指运用潜艇、水面舰艇、反潜飞机、无人潜航器等平台在水下战场进行的侦攻防一体的军事行动,是未来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代作战装备的服役,水下作战模式也在发生重大转变。传统水下作战,唱主角的是有人操纵的潜艇、水面舰船、反潜机等。近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艇、无人机等平台的实战化部署速度加快。例如美国为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搭载声呐浮标投放系统舱,并成功完成空中投放反潜传感器测试,验证了该型无人机的空中反潜能力。它可以搭载合成孔径雷达、海上监视雷达和多光谱瞄准系统以及电子支援吊舱、声呐浮标接收器等,能够实时监测和识别数千平方公里内的水面舰艇,续航时间长达40小时,远超常规载人反潜平台约10小时的续航时间。

参加2019年国庆阅兵的HSU-001型无人潜航器

此外,各国也都在研制水下无人潜航器,执行水下探测、布雷、隐蔽渗透甚至攻击等各种任务。2025年5月英国刚服役了"神剑"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它全长12米,排水量19吨,是英国建造的该国史上最大无人潜航器。美国此前也研制了多型无人潜航器,例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的"蝠鲼"无人潜航器采用仿生水下滑翔方式,显著降低了能耗,确保可以在水下长时间的秘密行动。美国海军也已经部署了"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它可搭载8吨载荷,在上千公里范围内秘密布设水雷,或者搭载侦察设备、反潜武器等,与其他载人平台形成协同作战。

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水下作战将克服水下信息沟通不畅的难题,构建水下信息网络,并改变"单枪匹马"的作战模式。例如常规潜艇将作为水下指挥控制中心和信息中枢,指挥若干无人作战系统承担情报侦察、反水雷、反潜、反舰等作战任务。数十个无人潜航器组成机动探潜网络,探测范围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可大大提高水下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近年来我国研制了多款水下作战无人化装备。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就公开展出了HSU-001型无人潜航器。西方情报机构认为,它属于大型无人潜航器,长约5米,排水量约3吨,可能主要用于水下侦察和攻击作战。美国"海军新闻"网站称,中国还在研制多型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其中一个型号的排水量远超美国"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它的外形特征是采用了新颖的无指挥塔围壳设计,可以极大降低水下噪音,增加对手的探测难度。2023年2月中国还在阿布扎比国际海事防务展上公开展出CSSC-705攻击型无人潜航器。国外多家军事网站将其称为"全球第一款能携带鱼雷的攻击型无人潜艇"。它采用全电推进,总长30米,续航时间达100小时,可下潜至300米深度,能够发射324毫米或533毫米制导鱼雷,具备反潜和反舰双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