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默克尔现在被骂惨了 被指是俄乌冲突罪魁祸首(4)

2025-10-08 11:30  牛弹琴

第二,可怜的欧洲,确实要冷静反思。

因为历史的原因,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一直对俄罗斯保持高度的警惕甚至敌意,这多少也可以理解。

但可怜的是欧洲,最终被个别国家绑架,即便知道问题所在,却无力采取理性措施,阻止战争发生。

这样的事情,仅仅在俄乌冲突上吗?

不由想起韩非子的那句名言: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理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当然,韩非子这句话,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现代社会,国大国小,一律平等。

一些大国的霸道确实让人摇头,但小国的审慎又在哪里?

地缘政治,就像一座没有出口的迷宫,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小国往往既是棋子也是赌注。

默克尔"逼问"特朗普旧照

第三,有些话,默克尔可能还没有说透。

我看到,有西方网友就点评,默克尔说的,其实完全正确,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确实对引发这场战争负有重大责任,"但她忘记了幕后操纵者是谁:华盛顿。"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默克尔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有一个强烈的理念,"军事解决冲突,也就是说,乌克兰军队战胜俄罗斯军队,只是一场幻想。"

但她很快发现,美国另有谋算。

为什么普京对《明斯克协议》越来越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俄罗斯发现,美国在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默克尔也确实担心,这种行为只会增强乌克兰的鹰派力量,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但"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所以,最终的结果,乌克兰国内、美国乃至欧洲一些国家,都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冲突,默克尔的外交努力,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唉,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外交是妥协的艺术。理性的妥协,不是懦弱,而是智慧--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那条最不坏的路径。

但在这个撕裂的世界,强硬总能得到喝彩,妥协往往被妖魔化为投降。

对一些国家来说,缺乏理性和变通,却可能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乌克兰的悲剧,几十万条人命、大片土地沦丧,难道就好于最初的谈判结果?

可怜,默克尔的反思,又成为默克尔一条新的罪证。她现在成了普京的走狗,感觉还要被踏上一万只鞋,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历史的悲剧在于,当教训变得清晰时,代价已经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