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点11.8元外卖菜品上被写脏话,商家辞退临时工甩锅

2025-09-17 13:23  头条

上海一女子点外卖蒸蛋上有侮辱性字母一事持续引发关注。9月10日,吴女士的这单11.89元外卖,成了她近期最糟心的经历。

9月10日,上海的吴女士刷到樟荣沙县小吃江宁路店的外卖,选了份蒸蛋套餐。原价27.9元,用了平台满减券,最后付11.89元。餐送到的时候,她刚打开餐盒,就看见蒸蛋表面有两个歪歪扭扭的字母--"S×"。

吴女士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骂人的话。她气得手都抖了,赶紧拍了照,给商家发消息质问。可商家过了半小时才回复,一开始还辩解"可能是员工不小心划的",直到吴女士发了照片,才承认是店里的男性临时工干的。"那员工当天心情不好,一时冲动就写了。"

商家的解释,让吴女士更气了--心情不好就能拿顾客撒气?后来商家又打了两次电话道歉,说已经把那个临时工辞退了,希望吴女士能原谅。平台那边也有回应,给吴女士退了款,还送了66元的红包。

公开信息显示,樟荣沙县小吃是福建的连锁餐饮品牌,成立于2015年,在全国有300多家加盟店,上海就有20多家。这次涉事的江宁路店,是2018年开的,之前评分一直稳定在4.2分以上。可事件发生后,评分一下子降到了3.8分,评价区里全是负面评论。

有网友说"之前经常点这家的蒸饺,现在不敢点了",还有人说"就怕下次收到的餐里有更过分的东西"。记者联系品牌总部,工作人员说"我们对加盟店有明确的管理规范,要求员工必须佩戴口罩、戴手套备餐,这次的事是门店没执行到位,我们已经派督导去检查了"。

记者查了樟荣的官网,加盟条件里确实写着"门店必须遵守总部的服务规范",可涉事门店显然没做到。9月15日,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联系了涉事门店,要求商家加强员工培训,完善备餐流程。目前双方已经和解,吴女士也接受了商家的道歉。

其实这事的核心,不是"临时工"的问题,而是商家的管理漏洞。樟荣作为连锁品牌,加盟店的管理本来就容易松散--总部给的规范,门店有没有认真执行?员工招聘的时候,有没有查过背景?上岗前有没有培训?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辞退了一个临时工,下次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再说员工的情绪管理,服务行业的员工压力大,商家要是能定期跟员工聊聊,或者设置情绪疏导的渠道,说不定能避免这种"一时冲动"的事。吴女士的遭遇,其实是很多消费者的缩影--我们点外卖,图的是方便、安心,可没想到会收到带侮辱性的餐品。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临时工背锅太老套了吧?商家怎么不反思自己的管理?"这条评论获得了2000多个赞。还有网友说"我之前在这家店做过兼职,店里经常缺人,员工都是随便招的,连健康证都没查"。

这起事件里,吴女士的委屈、商家的"甩锅"操作、网友的不满,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服务行业的管理,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辞退临时工能暂时平息舆论,可真正的漏洞,还在那里。

作为一个经常点外卖的人,我特别能理解吴女士的心情。本来开开心心点份餐,结果收到这种"带刺"的食物,换谁都得难受。商家的道歉和赔偿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得把管理做到位。比如员工上岗前要培训,备餐的时候要有专人检查,遇到员工情绪不好,要及时疏导。毕竟,餐饮行业做的是"人心"生意,你对顾客用心,顾客才会回头。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