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多少单身人口,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各类资料都给出同一组数据:我国现阶段的单身人口数据为3000万人。这个数据来源是2019年底的人口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陆总人口为14.05亿人,这其中女性人口数量为6.84亿,男性人口数量为7.15亿。从男女性别差值来看,男性人口总数量比女性人口多了3049万。
这就意味着单身人口是3000万人,从字面意思而言,确实如此,只要这个数据继续保持这种趋势,那么单身人口就会稳定在300万人左右。不过也有很多人口专家认为,我国的单身人口除了这3000万数据外,还有大约1000万的单身人口没有统计进来,近些年来,丁克家族、不婚主义、单身贵族越来越多,单身贵族和不婚族普遍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发达的一线城市,主要以白领女性居多。
单身女青年,我们习惯性称之为"大龄剩女",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特点:眼光太高。他们月收入普遍在高收入水平行列,同时对寻找对象要求更高,如果自己的月薪是1万元的话,那么基本上要求对象的月薪至少2万元以上。久而久之,就给自己生下了。
除了大龄女青年剩下之外,3年前的数据显示,丁克族就已经达到60万个,并且呈现出几何增长形态,所以说,单身女性人口其实并不会少,1000万预估并不为过(单身总人口4000万绰绰有余)。
而从数量层面而言,单身男性确实要比女性多,而且数据量庞大,如何解决?专家们给出了3种解决方案:
1、可以从外国进口女性。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例如近些年来,俄罗斯、缅甸等国家的男性大量减少,女性人口比重普遍过高,在个别女性人口过多的国家里,为了解决婚配问题,甚至有制度规定,可以进行"一夫多妻制"。这种男少女多的情况,恰好与我国的男性多、女性少形成了凹凸组合,所以这个建议理论上可行,但最大问题在于文化差异和思想观念的差异,这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2、可以采用机器人女友。在日本等科技发达的国家,早就研发出了机器人女友,他们具备人的所有能力,对外界的感官认识能力、对亲戚朋友的判别能力都与正常人无异,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不过,指闻君不禁会问:人和机器谈恋爱,有可能吗?
3、调整婚配年龄限制。根据以往的观念,男女婚配,男性年龄会普遍比女性年龄大1-10岁,这被认为是最佳结婚年龄配置。不过,为了妥善解决结婚问题,有专家建议,为何不提议缩小年龄差距,甚至提出男性比女性年龄小的婚配方式?未尝不可。
不过,真正阻碍结婚难的,其实不在于年龄、不在于感情,房子和彩礼成为了很多男性同胞难以跨越的门槛。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彩礼已经从原来的1万元一步一个台阶涨到了5.21万元、8.88万元、10万元、25.1万元等高水平。房子也是如此,98年全国房价2000元,2020年全国房价涨到9980元左右,涨幅达到400%,房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结婚买房已经成为丈母娘要求的"结婚必备"条件之一。
4000万单身汉不用愁了?新规下,国家出手帮忙,2大难题解决,帮你"讨媳妇",买房也简单。
1、限制彩礼。开始执行的《民法典》作出明确规定,严禁通过婚姻索取财物和现金,这表达的非常明显,过去的结婚彩礼、结婚现金索取、明码标价嫁女儿等行为在今后或许行不通了。
其实,从3年前开始,很多城市和农村地区就逐步推行"限制彩礼"制度,例如江西某村镇、湖北某村镇都不约而同地规定,结婚不能铺张浪费,同时要限制彩礼金额(不超过5万元等)。这就直接降低了结婚的成本,提高了结婚成功率。
- 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社会风气好转。
一系列措施直指高彩礼现象,旨在告诉人们,婚姻是为了爱情准备的、是为了共同生活准备的,婚姻不能成为资金和女儿的交换。
2、帮助买房。一位上海的张先生正式开始了共有产权房的选房环节,张先生告诉身边人,自己并非本地人,是四川人,长期在这里工作,但是由于本地房价太高,所以10多年下来,依然没有买上房子,申请共有产权房,也是身边一位朋友介绍的,自己之前还并不知道有"这种好事儿"。
张先生说,从申请开始到现在实际参与选房环节,才不到12个月的时间,共有产权房的房价比周边商品房要低得多,周边4万元的房价,共有产权房才2万元多一点,而且还可以分期支付,自己只需要支付50%的买房款,然后就可以顺利拿到房产入住。
近些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安徽、南京、成都、广西等多个省份和城市开始大规模推进共有产权房试点和普及工作,就像前文说到的那样,这类房子有一个非常"亮"的特点:便宜,低价格、低首付,只需要支出50%的房款就可以实现房产100%居住权拥有,可谓一举多得。成功解决了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