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脚刚刚完成福建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电磁弹射测试,美军的挑衅后脚就到了,莫非是要中门对狙不成?
9月23日,也就是福建舰电磁弹射测试仅一天之后,菲律宾苏比克湾迎来了一个神秘的来客--美国海军"俄亥俄"号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726),这艘庞然大物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低调行事中,悄然抵达菲律宾。
▲美国海军"俄亥俄"号核潜艇。。
这座搭载着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的水下堡垒,被菲律宾《达沃报》评价为"对中国军队的威胁甚至超过一只双航母战斗群",它的不期而至,显然代表了美国政府对我国南海战略的新一轮挑衅。
虽然和福建舰电磁弹射实验是前后脚,但是其实二者没多大关系,美国此番派遣这艘核潜艇抵达菲律宾,目的就是为了给菲律宾撑腰,直接原因想必离不开9月16日菲律宾"勇闯黄岩岛"行动的大失败。
9月16日凌晨,菲律宾10余艘公务船采取"多路并进、关闭AIS信号"的战术,从不同方向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面对菲律宾的来势汹汹,中国海警重拳出击,依法采取喊话警告、航路管制及水炮喷射等分级反制措施。
与以往高调炒作不同,马尼拉方面此次异常沉默,菲律宾主流媒体几乎未做报道,这种主动缄口,显然已经昭示了结果,那就是菲律宾的一败涂地,毕竟很少有人会打了胜仗结果还不宣传,甚至还主动降热度的。
这才一个星期过去,美军的核潜艇就抵达了菲律宾,你要说它不是为菲律宾撑腰,三岁小孩都不信。
▲中国海警对9月16日菲律宾入侵黄岩岛事件的官方通告。
菲律宾方面对于美国的撑腰自然也是异常兴奋,各大媒体争先恐后的给国民打鸡血,菲律宾《达沃报》表示,"俄亥俄"号核潜艇部署菲律宾是"史无前例的",并称呼这艘核潜艇为"美国海军的终极大杀器"、"航母杀手",并且声称"俄亥俄"号对中国的威胁超过一支双航母战斗群。
"俄亥俄"号核潜艇作为美军的水下武库舰,其发展历程反映了美国海军战略的转变。
其隶属于"俄亥俄"级的首艇,这艘潜艇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服役,最初是战略核潜艇,专门装载洲际导弹,作为美国战略核威慑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海军意识到,自己装备的18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已经有一点过剩了,即便是少几艘,也足以对抗俄罗斯等假想敌,而且战略核潜艇只能执行战略威慑任务,价格昂贵的同时任务用途又很单一。
于是,美军决定效仿苏联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理念,将部分"俄亥俄"级改造为专门搭载战斧巡航导弹,虽然失去了战略核威慑能力,但是任务弹性却大大提高。
▲"俄亥俄"级核潜艇改造示意图。
2002年,美军挑选了四艘"俄亥俄"级,将它们改为巡航导弹核潜艇,把原来装洲际导弹的24个发射筒拆了2个,剩下的22个每个都改成能装7枚战斧巡航导弹的发射筒,这样一艘潜艇就可搭载154枚战斧导弹。
此外,它还保留了两具用于特种部队投放的运载舱,可以运载特种部队在敌方近海投放,让特种部队可以更加神不知鬼不觉的渗透到敌国沿海。
从技术指标看,"俄亥俄"号确实具备可观的打击能力:战斧Block4型导弹射程超过1600公里,命中精度不到10米,若在南海部署,其打击范围可覆盖南海岛礁机场、雷达站、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
与此同时,作为曾经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俄亥俄"号自身优异的潜行性能也让它可以瞒天过海。
其水下排水量约1.87万吨,如此庞大的身躯却有着极佳的静音性能,据称噪音可以降至120分贝以内(有一种说法为95分贝,但是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最大航速超过20节,最大潜深240米。
偏偏南海不仅深,而且水文条件复杂,简直是极佳的核潜艇庇护所,一旦"俄亥俄"号遁入南海,想要找到它恐怕要颇费一番功夫,而"俄亥俄"号则可以随时使用战斧巡航导弹发起打击,让人防不胜防。
▲战斧巡航导弹已然成为了美国海军的"名片"之一。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菲律宾媒体声称"俄亥俄"号的威胁超过一支双航母战斗群,确实是有点夸张了,但是其威胁度确实是实打实摆在这里的,确实不容小觑。
而且菲律宾媒体的说法其实也不无道理,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一套极为完善的反航母体系,从侦察-指挥-打击,三大体系完美结合,成为了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终极噩梦,美军的航母在南海根本不敢随便靠近,更别说靠近岛礁了,就算在一千公里外,也得提防我们的东风快递和鹰击快递。
相比之下, 能够隐匿于碧波之下的核潜艇,生存能力就显著高于航母战斗群了,东风导弹再厉害,它也打不到水下不是么。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举其实恰恰反映了美国海军的无奈,正是由于航母打击群在南海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所以才迫不得已,只能改变思路。
▲在我军的反航母体系面前,美国航母战斗群早已威风不再。
那么,仅靠一艘核潜艇,就能扭转大局吗?那我们只能说还是想的太美了。
首先,我国早已构建起了一套严密的、立体化的反潜体系,这套系统由天基、空基、海基和水声监测网络组成,堪称世界上最为复杂严密的反潜作战体系之一。
"俄亥俄"号虽然很能藏,但是如果单艇就想要挑战这一套反潜体系,那下场无异于以卵击石,现代战争是体系化战争,然后想靠单件先进武器来对抗一整套体系的,都是自寻死路。
更别说"俄亥俄"号其实也不先进了,这艘潜艇已服役四十多年,是一艘标准的老爷艇,纸面数据看起来强大,实际上早已过了巅峰期。
▲"俄亥俄"级已是垂垂老矣,美军下一代的"哥伦比亚"级却又陷入拖延风波。
而且,战斧这种上个世纪水平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在我军防空反导体系面前,几乎与活靶子无异,即使有个别导弹突破拦截,也很难对我军关键目标造成致命伤害。
如果菲律宾觉得,背靠美国霸权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么现实迟早会给它当头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