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彻底酸了,中国福建舰有重大设计缺陷,还不如美国50年前航母

2025-11-05 19:37  头条

近年来,中国海军福建舰的下水与试航始终牵动着全球军事爱好者的目光,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实现了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的跨越式发展,一举跻身世界先进航母行列。

▲中国海军福建舰电磁弹射歼-35战斗机。

然而,眼瞅着福建舰距离服役是越来越近了,有些人也是坐不住了,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样子恨不得直接写在脸上。

比如最近印度著名媒体《欧亚时报》就发表文章,声称福建舰存在重大设计缺陷,甚至抛出了福建舰的战斗力只有美国50年前的尼米兹级航母的60%的荒谬言论。

《欧亚时报》声称,福建舰在设计上存在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2号弹射器侵入斜角甲板,导致二者互相干扰,无法同时进行起飞和降落作业,严重影响了飞机起降效率,因此实际战斗力仅有美国1975年服役的尼米兹级航母的60%。

首先必须正视的是,福建舰2号弹射器侵入斜角甲板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一点无需回避。

▲福建舰俯视图,舰首左边的2号弹射器确实是侵入到了斜角甲板中。

但是,实际上,福建舰的"设计缺陷"并不是我们的设计实力不够,反而恰恰是源于一次华丽的技术升级,因为这艘航母最初设计是基于传统的蒸汽弹射器而设计的。

但在2016年底,马伟明院士团队的电磁弹射技术取得突破,在与蒸汽弹射的对比测试中展现出全面优势。

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技术跨越,福建舰的设计团队面临一项艰难选择:是坚持原计划的蒸汽弹射,还是为电磁弹射重新设计船体?后者意味着整个项目至少推迟5年,成本大幅增加。

最终,他们选择了技术跨越的捷径--在基本不改动原船体设计的前提下,用电磁弹射系统替换蒸汽弹射系统。

▲尼米兹级航母俯视图,由于蒸汽弹射器更短,所以确实不存在2号弹射器侵入斜角甲板的问题。

虽然这个做法有效节约了时间和资源,但是电磁弹射器轨道长度超过110米,比蒸汽弹射器长了20多米,在不变舰体尺寸下安装更长的弹射器,只能将其后移,这才导致了2号弹射器挡焰板侵入着舰区的现象。

这一缺陷意味着:当舰载机进行回收作业时,2号弹射器无法同步放飞飞机;极端情况下,如果降落飞机需要复飞并再次进入斜角甲板,2号位必须暂时清空。

与美国航母四条弹射器全部位于舰艏与左舷、互不干扰的设计相比,这确实是一个"小遗憾"。

▲福建舰毕竟不像福特号那样有11万吨排水量带来的巨大甲板面积可供挥霍,只能选择取舍。

但是"遗憾"并不等于"致命缺陷",福建舰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满载排水量约8万余吨,相较于11万吨级的美国福特核动力航母,甲板空间确实是相对有限,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在设计上只能进行合理的取舍。

航母设计历来是各种性能需求的综合平衡,不存在绝对完美的方案,即便是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也存在电磁弹射器故障率偏高、升降机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且这些问题在服役多年后仍未完全解决。

福建舰的这一设计取舍,本质上是在"有限吨位"与"极致弹射效率"之间做出的最优选择,通过合理的甲板布局设计,最大化发挥电磁弹射器的效能,这种权衡不仅体现了中国军工设计师的专业水准,更符合中国海军现阶段的战略需求。

将这种基于现实条件的合理取舍污蔑为"设计缺陷",显然是对航母设计复杂性的无知。

可以这么说,福建舰做出的这种取舍,是非常值得的,因为电磁弹射器相较于传统的蒸汽弹射器,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福建舰电磁弹射空警600预警机,电磁弹射器的弹射力度可调,对飞机来说更加友好。

首先,电磁弹射器可根据舰载机的吨位与起飞需求,精准调节弹射力度,既能轻松弹射30余吨的重型舰载战斗机,也能安全弹射数吨重的轻型无人机,甚至可以满足预警机、加油机等特种舰载机的重载起飞需求,这使得福建舰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舰载机作战体系,大幅提升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

其次,电磁弹射器相比蒸汽弹射器准备时间大幅缩短,蒸汽弹射系统需要长达数小时的预热时间,而电磁弹射从冷铁状态到发射准备仅需15分钟,这一差异直接决定了战时舰载机的出动效率。

根据美国海军的评估,配备电磁弹射器的福特号航母,其舰载机日均出动能力比尼米兹级高出25%以上,对福建舰而言,虽然比美国福特级少一条弹射器,但是三条电磁弹射器配合,也能使福建舰的舰载机日均出动能力相比尼米兹级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作战实际来看,2号弹射器与斜角甲板的轻微重叠所带来的影响,在电磁弹射器的高效率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福建舰甚至具备未来搭载沈飞六代机的能力,这是尼米兹级这个老古董想都不敢想的。

现代航母的甲板作业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精细化的过程,通过先进的甲板调度系统与科学的作业流程规划,完全可以规避弹射与着舰的冲突。

因此,所谓"2号弹射器干扰着舰"的问题,在实际作战场景中几乎不会对航母的作战效能产生实质性影响。

印度媒体这时候抛出来什么福建舰不如尼米兹级的荒谬论调,本质上就是出于对中国航母发展的嫉妒罢了,毕竟自己明明航母起步更早,是亚洲除旧日本之外第二个拥有航母的国家,结果国产航母发展磕磕绊绊,甚至搞出来一艘航母反复下水三次的抽象操作,眼瞅着中国航母的光速崛起,印度那个酸葡萄心理藏都藏不住。

实际上,印度就连抹黑福建舰的论据都是捡别人的剩饭吃,因为《欧亚时报》提出的论据甚至都不是他们原创,而是复述之前美国媒体的文章。

▲就印度航母这个样子,嫉妒中国也很正常。

搞笑的是,当时美国媒体刚刚发完福建舰不如尼米兹级的文章,第二天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就在南海上演了半个小时内连摔两架飞机的喜剧戏码,就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论调,结果还被印度媒体当宝贝一样捡去,实在是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