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7年春,七十岁的索尼病重垂危。康熙亲至病榻,老臣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低声道:"该亲政了……要快。"三天后,索尼去世,鳌拜顺势占据了首辅的位置,权势更盛。
孝庄见机行事,下旨将鳌拜的侄子指婚给一位宗室公主。鳌拜听到圣旨时正用早膳,筷子从手中滑落。他心中一惊,随即暗自得意,觉得与皇家联姻是荣光,更能稳固地位。
康熙十四岁生日,鳌拜送来十口大箱的贺礼。箱盖开启,金银珠宝堆成小山,底层却赫然压着一件明黄色龙袍。康熙强忍怒意,笑道:"鳌少保的玩笑真不小。"转身,他悄然吩咐索额图更换九门提督,调入自己信任的人马。
1669年五月十六日,天气闷热如蒸笼。鳌拜照常大步踏入乾清宫,却见康熙高声喝道:"饿虎扑食!"二十余名布库少年从屏风后猛然冲出。鳌拜挥脚踹翻两人,牛筋绳却已套住他的颈项。他怒吼:"小崽子,你敢造反?城外有我的四十万大军!"
康熙面色不变,将一枚虎符丢在地上:"你的旧部,上月已调去边关守防。"鳌拜猛然察觉,殿外的侍卫全是陌生面孔。此时,孝庄太后缓步走出,轻抚念珠,语气冷淡:"哀家给过你体面,是你自己不要。"
被擒后的鳌拜,在审讯中面对康熙的质问,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我十四岁随太宗皇帝征战天下,怎会造反?"消息传到孝庄耳中,她垂下眼帘,缓缓转动佛珠:"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场历时多年的权力角力,并非单纯的少年皇帝斗智擒权臣,而是两代政治家精心铺设的连环计。
孝庄用二十年织成一张无形之网,康熙在关键一刻将其收紧。既削除了权臣,又维护了朝廷的体面,没有让血腥冲突发生在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