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大爷街头摆摊卖书近40年,最便宜3元一本:坚持是因为其意义远大于挣钱(2)

2025-09-02 16:00  大河报

他说,他从年轻时就开始在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卖书,如今已卖了近40年。这些书,都是他四处奔走收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之前没卖完的书。有新书,也有旧书。有一些是可能连网上也很难买到的民间珍藏版。

记者翻找了半天,发现其中不乏有定价仅0.5元的"老古董",这类书虽然纸张已经泛黄,但里边的内容,对今天的工作和生活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摊主说,他现在在附近有一份工作,平时,他都会在周末或下班后继续在路边摆书摊,一般会出摊到晚10点多。高温天,工作日,出来的人少,买书者寥寥。而有时候在周末或者天气不错时,也有一些路过的市民会挑选购买。

对此,他的女儿曾经很不理解,认为他的生活品质并不高,女儿只希望他干一份轻松的工作即可,没必要非得顶着风吹日晒去摆书摊。但女儿的一次求职经历,改变了她对父亲坚持卖书的态度。

他女儿在求职面试前,曾向他求教、探讨相关知识。他凭借一辈子看书的积淀和日常对时事的观察以及对社会的洞察,为女儿讲解了很多知识。在博学"老爸"的启迪和解惑下,女儿顺利过关。

除了爱看书,这个摊主得空还喜欢玩手机,喜欢在网上写文章,时刻关注天下事。

他提到,原来他在郑州市红专路上摆摊时,曾经买过他书的一位女士,后来专程又带孩子去买。

"那位女士说,看过我一本书,几句话改变了她很多。"摊主说,他之所以一直坚持卖书,是觉得书这载体,永远不会过时,网络再发达,纸张的阅读,会让人安静、思考,书中的知识海洋能给世人带去无穷的思想力量,"说不定,不知道哪本书,哪句话,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摊主说,他卖书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挣钱本身,这个小生意,除了能挣点钱外,也能给来来往往的过客提供一些精神食粮,也希望能帮过往的陌生人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从而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