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和福特如今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数量比在母国生产的数量多,而这些利润都是来自于中国。"林毅夫说,所以在中国投入最好的技术进行生产,是美国公司自己的需要,并不是中国强迫的。
林毅夫总结说,中国的技术进步,是自身的发展和努力取得的,不可能是舶来或强迫而来。在这种状况下,特朗普为何老用贸易逆差及所谓的不公平竞争方式来谈?"实际上是看到中国发展得这么快,想遏制中国的发展。"
高峰说,美方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不仅严重破坏两国企业间的正常商业合作,而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希望美方保持理性,纠正这样的危险做法。同时,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
陆慷也表示,美国出于政治目的、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中国科技企业,严重影响全球科技发展与合作,也损害了相关国家企业的切身利益,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显然也不利于为磋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对中国的影响可控
如何研判特朗普的非理性行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多位专家认为这个影响可控。
林毅夫分析,即便谈判破裂、美国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去年美国占到中国总体出口的19%,参考许多的模拟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对中国的经济增速最多产生0.5%的影响,对美国的影响则为0.3%。
林毅夫认为,中国能够维持6%的经济增长,甚至靠近6.5%,即使减少0.5%还有6%的增长,经济规模占全世界的16%。计算下来,即使中美有贸易摩擦,但中国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会达到30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还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则认为,加关税是国际贸易保护的第一选择,美国总统一声令下就加,1929年、1930年,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就不顾1028位专家学者的反对,把对美国进口的产品关税提高50%,因此加重了美国经济大衰退,导致其1931年的经济大幅度下降。对于美国而言,很直观的就是日用消费品涨价,会带来民意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