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泰国代总理普坦召回泰驻柬埔寨大使并驱逐柬驻泰大使,两国外交关系急剧恶化。次日,两国竟交火,事态升级缘由不简单。
就目前情况分析,交火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历史方面的成因。柬泰边境有历史公案。两国交界冲博克地区有12世纪建的柏威夏寺,坐落550米高悬崖,南俯柬埔寨平原,北邻泰国丛林。1904年法泰签边界条约,将寺划归法属印度支那,却模糊寺庙北侧山脊线。1954年法撤离后,泰派兵占领。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裁定寺庙归柬,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归属未决,此地常擦枪走火。
柬军对泰军发动袭击
二是这一情况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恩怨纠葛存在关联。泰国前鸽派总理佩通坦因柬埔寨洪森制造通话泄漏门下台,鹰派普坦上台后边境冲突加剧。佩通坦与洪森家族关系曾好,洪森却算计她。实则洪森为维护家族统治,在国内矛盾激化、家族遭仇视时借此转移矛盾、激发民族主义。
三是与稀土资源争夺相关。柬埔寨、泰国有大量稀土原矿,柏威夏省争议区新发现大规模稀土矿藏成冲突由暗转明关键,背后有大国博弈。中国掌握全球90%精炼稀土,柬泰原矿均售往中国,稀土也是中国应对美贸易冲突的筹码。美与柬谈稀土贸易,其驻泰大使视察泰军营地,并非巧合。中国不愿该区域动荡,6月起柬泰对中国稀土原矿出口大降。中国将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