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彻底破裂?美英代表拒绝签字,中方强烈表态,最担心的事发生

2025-02-18 17:18  头条

备受瞩目的法国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于2月11日圆满落幕。此次峰会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参会,旨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规范发展与全球合作,然而,会议闭幕时却出现戏剧性一幕:美英代表拒绝在关键声明上签字,而中方代表积极签字支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隐私、就业冲击等问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法国和印度联合主办此次峰会,期望凝聚全球智慧,为人工智能发展制定规则。会议期间,《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正式提出。该声明强调各国需缩小数字鸿沟,确保全球不同群体平等获取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呼吁建立相关机制,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然而,美国和英国却对这份声明持保留态度。美国副总统万斯声称,对AI的过度监管可能"扼杀一个刚刚起步的变革性产业",并无端指责中国大量补贴和出口廉价技术,企图将拒签责任推给中国。英国政府发言人则表示,虽认同声明大部分内容,但认为其在全球治理方面缺乏足够清晰度,未能充分应对国家安全等挑战,因此选择不签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代表团在仔细研读声明后,果断签字支持。在2月1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同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安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美英的拒签行为可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强国,两国拒签可能导致全球治理标准分裂,阻碍全球合作与技术进步的步伐。此外,美国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频繁"退群",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到此次拒签AI宣言,其国际信誉不断受损,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也逐渐被边缘化。

而中国始终坚定走开放合作之路,积极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中国的"普惠"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有望重塑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格局。未来,在人工智能这一关键领域,全球合作将何去何从,美英与中方的分歧又将如何演变,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