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开始加大。此时,人体的生理机能和饮食习惯也需要随之调整,以适应季节的变化。传统养生学提倡顺应节气而食,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健康。
一、少吃2瓜
1. 少吃西瓜:西瓜性寒,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然而,立秋之后,气温逐渐转凉,食用过多的西瓜容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腹泻。
2. 少吃苦瓜:苦瓜同样性寒,虽然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但在气温下降的立秋后,食用苦瓜过多容易使人体内寒气增加,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
二、多吃3白
第一白:百合--清心润肺的"秋之甜"
要说秋天最温柔的白色食材,百合必须排第一。它白白嫩嫩的瓣儿,看着就像小月亮,咬一口清甜里带着点微苦,却能把肺里的燥气慢慢"揉开"。中医里讲百合归心、肺经,最擅长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秋天夜里容易失眠、心里烦躁的人,吃点百合最舒服。
推荐两道百合家常做法:
一是百合莲子银耳羹。提前把银耳泡软,撕成小朵;莲子泡半小时去芯(不去芯会苦);鲜百合掰开洗干净。锅里加水,先下银耳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40分钟,等银耳出胶了,再放莲子和百合,最后加几颗枸杞,再炖15分钟。出锅前撒点冰糖,汤里滑溜溜的银耳,粉糯的莲子,脆甜的百合,喝一口从喉咙润到心口。
二是百合蒸鸡蛋。鸡蛋打散加温水(1:1的比例),加一小勺盐搅匀,过滤掉泡沫更细腻。鲜百合提前用盐水泡10分钟去苦味,焯水10秒后铺在蛋液上。蒸锅里水开后放进去,中火蒸8分钟,出锅滴两滴香油,撒点枸杞。这道菜软嫩得能抿化,孩子老人都爱吃,早上当早餐,比喝牛奶还舒服。
第二白:山药--健脾养胃的"土中宝"
山药看着土土的,可秋天吃它最实在。尤其是铁棍山药,表皮坑坑洼洼,切开却是雪白雪白的,蒸熟后粉糯得能粘筷子。老话说"秋养脾",山药最能健脾益胃,脾胃虚的人,秋天吃它比喝补药还管用。
家常做法里,山药红枣小米粥最经典。小米提前泡10分钟,铁棍山药去皮切小块(记得戴手套,不然手会痒)。锅里放水,先下小米煮15分钟,再放山药和红枣,转小火慢熬20分钟。等粥变得稠稠的,米油都浮上来,喝的时候搅一搅,山药的粉、小米的香、红枣的甜混在一起,胃里暖乎乎的,比啥都踏实。
还有道桂花酿山药,更适合当小点心。山药切条蒸熟,摆盘子里淋上桂花蜜,再撒点干桂花。咬一口,山药的粉糯裹着桂花的清香,甜而不腻,下午茶来上两根,比吃蛋糕还满足。
第三白:白萝卜--消食化痰的"平民参"
白萝卜可是秋天的"便宜好药",老一辈管它叫"赛人参"。秋天吃多了肉,肚子胀得难受,喝碗白萝卜汤准管用。它能消食化痰、清热生津,尤其是和排骨一起炖,汤里吸饱了肉香,萝卜炖得面面的,连汤带萝卜吃下去,肚子里的"小鼓包"慢慢就消了。
白萝卜排骨汤的做法也简单:排骨先焯水去血沫,锅里放姜片、葱段,加开水把排骨炖20分钟。白萝卜切大块(别切太小,炖烂了不好吃),放进汤里再炖30分钟。出锅前撒点盐,滴两滴香油,汤面上飘着白萝卜的清香,排骨肉软乎乎的,萝卜咬起来沙沙的,连汤带肉吃一碗,后背微微出汗,全身都松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