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12天内停战,特朗普对俄的“最后通牒”能奏效吗?(2)

2025-07-30 17:38  直新闻

2025年7月27日,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前线附近的军人。

此外,在特朗普发表"最后通牒"之际,俄乌前线仍在激战。乌克兰空军28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27日晚至28日凌晨,俄军使用324架无人机和7枚导弹对乌克兰发动新一轮空袭,袭击造成8人受伤。俄罗斯国防部称,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发动了无人机袭击,俄防空部队一昼夜间在俄罗斯五个地区上空拦截并摧毁了74架乌克兰无人机。与此同时,俄方称,将自今年8月1日起正式关闭根据1995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双边协定设立的20个边境口岸。

外界舆论认为,经过三年半的冲突和僵持,目前尚不清楚双方如何能在12天内达成停战协议。

俄罗斯面临多重挑战

除了口头施压外,经济层面的对俄打压,同样在特朗普的苏格兰之行之中受到关注。特朗普当地时间27日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宣布,美欧双方达成了一项新的贸易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为换取美国降低关税,欧盟将彻底放弃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转而购买美国能源。冯德莱恩透露,未来三年内,欧盟将从美国购买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

梅德韦杰夫对此发文称,协议禁止欧洲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显然是在针对俄罗斯。他还指出,尽管特朗普的言论和行动极其矛盾,但他在一件事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他正在强硬地推进美国的经济利益。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8日回应称:"很明显,这种做法将导致欧洲进一步去工业化,资本从欧洲流向美国。"

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苏格兰会晤后握手。

在军事层面,与特朗普不满的声音一起出现在台前的,是美国高调宣布向乌克兰转售最先进武器。美国与北约本月14日达成了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的协议,特朗普当天说,"北约将迅速支付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费用,并将其分发到乌克兰战场"。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一些装备将"非常快"、预计"数日之内"运抵乌克兰。他补充说,一些欧洲国家将把本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转交给乌克兰。

此外,上月北约峰会举行后发表的宣言称,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决定在2035年前将年度国防开支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北约还在军事安全层面强化在东翼国家的军事战略部署,提出"东翼威慑战线"的新概念。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本来就将北约东扩和北扩视为对自身安全的巨大威胁,北约在东翼地区的一系列军事部署无疑再次触碰俄罗斯的安全红线,这种"以武求安"的逻辑只会导致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对抗进一步升级。

"俄面临'历史首次与整个西方作战局面'",俄外长拉夫罗夫当地时间28日所说的这句话,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报道标题。报道指出,拉夫罗夫表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均有盟友。但在今天的战场上,俄罗斯没有盟友,只是依靠自己,因此不能显示出软弱性和弱点。拉夫罗夫还称,在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之间依然保持着相互尊重,但这种尊重在当今的俄罗斯与欧洲关系中已不复存在。

这场持续了1250多天的冲突,让俄乌两国都陷入疲惫,在美欧不断地搅局下,双方仍在高速消耗。虽然特朗普定下了12天的最后期限,但外界仍疑惑,这场马拉松式的冲突,终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