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最晚三伏撞上闰六月 会更热吗?

2025-07-20 13:10  头条

已经进入公历5月份了,如果我们把整个周天按天干地支来划分的话,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巳" 的位置时就进入立夏时节了。今年的这个时间,是在公历5月5号。

今年的立夏有些不一般,从交节日期上来看,是交节在"月头",也就是农历四月的上旬,在民间有"立夏在月头,三伏热死牛"的老话。

另外,从交节月份上来看,是交节在农历四月里,是民间说法中的"晚立夏",在民间也有"早立夏冷,晚立夏热"的民谚。

总之,不论是从交节日期上来看,还是从交节月份上来看,都预示着今年夏天多半会比较炎热。此外,今年是乙巳年,全年长度有384天,包含25个节气和13个农历月。其中,年头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节气,并且,还有一个闰六月。因此,今年是双春闰月年。

今年闰六月,那么,今年"三伏天"到底热不热呢?

在民间有 "闰六月,热死牛"、 "闰六月,暑气重,伏天炎热似蒸笼"、"闰六暑难耐,酷热似火来"等一些民谚,都是说,如果当年有闰六月,往往预示夏天会非常炎热,暑气让人难以忍受,炎热如同火烤一般。甚至,连不怕热的牛都可能会被热得受不了。

那么,最热的"三伏天"啥时候来呢?下面这份三伏时间表收好了!

老话说"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这里面说的"火炎",是表示炎热似火,"逢六月"则指的是到了农历六月。简单来说,炎热的夏天是从农历六月开始的。

农历六月通常在小暑和大暑之间,是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开始进入夏季最热的时候,一直延续到处暑节气前后,暑热才会褪去。按现在的知识来解释,就是农历六月时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所以用"火炎逢六月"来形容六月的炎热。

而今年有两个"六月",按老辈人的说法,可能今年夏天会更热,且热的更久。

那么,最热的时候啥时候到来呢?

我们从"金伏过三庚"这句就能知道啥时候开始最热。

这里说的"金伏"即三伏天,古人用"天干地支"来纪日,即用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顺序组合来表示日期。

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10个,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12个。

把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等60个不同的组合,从甲子开始,按顺序循环记录日子,60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例如,某一天是"甲子日",那么第二天就是"乙丑日",依次类推,到第60天是"癸亥日",然后又从"甲子日"开始新的循环。

"庚"是天干之一,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每伏十天(中伏有时为二十天)。

明白上面的内容,"金伏过三庚"这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意思说的是"三伏天"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的,经过三个"庚日"就进入了伏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到来。

下面来看一下今年的"三伏时间表",是怎么安排的,大家收好了!

今年的立夏是在公历5月5号,农历四月初八这天。立夏之后的一个节气是小满,小满过后就是芒种,之后就是夏至了,今年的这天是在公历6月21日,农历五月廿六。按照 "夏至三庚数头伏"来计算,今年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天是公历7月20日,对应农历"庚寅"日,初伏就是从这天开始的,共计10天。

按照"夏至四庚数中伏"来计算,今年的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这天是公历7月30日,对应农历"庚子"日,中伏就是从这天开始的。但是,中伏的长度还不能确定,要先看一下,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有四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有5个庚日,中伏就是20天。

大致看了一下,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一共有4个"庚日",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和庚子日。因此,今年中伏的长度共计10天。

按照"秋后一庚数末伏"来计算,今年的立秋是在公历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在8月9日,对应农历"庚戌"日,这天便是"末伏"的开始,共计10天。

明白上面的内容,我们就能把2025年三伏天时间整理出来了,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共计10天;

中伏:7月30日-8月08日,共计10天;

末伏:8月09日-8月18日,共计10天。

综上所述,今年最热的"三伏天"是从7月20日开始"入伏",8月18日是整个三伏天的最后一天,8月19日正式"出伏",共计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