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翻脸!3350枚巡航导弹将运抵乌克兰,俄罗斯进退两难

2025-08-29 09:38  头条

《华尔街日报》8月23日爆了个猛料。美国官员亲口承认,"五角大楼数月以来一直在暗中阻止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导弹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美国一边慷慨送武器,一边却偷偷按住乌克兰扣扳机的手。这操作让人看不懂。

报道里写得明明白白。"自今年春季末以来,一项尚未公布的美国国防部高层批准程序已阻止乌克兰向俄罗斯境内目标发射任何美国制造的远程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乌克兰不是没尝试过。他们至少有一次想用导弹打俄罗斯境内,结果被美国一票否决。

为啥要拦?美国官员倒是实话实说:因为"白宫试图将克里姆林宫拉回和平谈判桌前"。说人话就是,美国怕玩太大收不了场。

美国远程导弹

回头看美国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最初怕局势升级,死活不给远程武器。去年11月拜登突然转了性,"授权乌克兰在俄罗斯境内使用美国的远程武器"。当时还没上台的特朗普直接开骂,称这是"愚蠢"的决定。

俄罗斯人反应更激烈。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扎巴罗夫直接甩话,说这是迈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所未有的一步"。

现在特朗普上台了,游戏规则又变了。五角大楼搞了个审查机制,所有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武器的请求,都要经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审核,最后还得防长赫格塞思拍板。乌克兰被捆得结结实实。

特朗普8月21日还在社交媒体上煽风点火:"如果不攻击'入侵国',赢得冲突将非常困难!"但美国官员赶紧出来降温,说这不代表政策改变。美国人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明面上支持乌克兰,暗地里控制冲突节奏。远程导弹可不是便宜货。西方的价格应当是俄罗斯类似武器的5倍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10倍。美国人和欧洲人心知肚明,他们不可能长期大量供给乌克兰。钱是问题,产能更是问题。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真要拿这些导弹去打莫斯科会怎样?俄罗斯地大物博,战略目标多得数不过来。那几枚导弹根本造成不了严重损失,反而可能捅马蜂窝。以莫斯科不顾腚的风格,战术核武器轰炸基辅都有可能。

前总统拜登"开绿灯"

五角大楼这时候跳出来装好人,真是为了保护乌克兰?得了吧。《华尔街日报》说了,连英国的"风暴阴影"导弹都得经过美国点头,因为它"依赖美国的目标定位数据"。美国这是要把主动权死死攥在自己手里。

乌克兰处境惨不忍睹。远程攻击武器少得可怜,根本形不成规模。要是俄罗斯真被惹毛了,转头猛轰乌克兰后方,那些工业基地、配电站、交通枢纽还能剩几个?乌克兰扛得住吗?

美国官员自己都认了,这些远程导弹"并没有能够改变俄乌冲突的局势"。

特朗普政府现在一边卡着武器供应,一边推着和谈。本周刚批准向乌克兰卖3350枚增程攻击导弹,价值8.5亿美元。但钱主要是欧洲国家出,而且这批武器要等到特朗普和普京、泽连斯基三边会晤后才推进。算盘打得噼啪响。

乌克兰也学乖了,自己研发远程武器,无人机确实炸过俄罗斯炼油厂和军用机场。但这改变不了战局。俄乌冲突打三年多了,美国挑事、支援、制裁一条龙,现在却偷偷拽住乌克兰的胳膊。为什么?怕玩火自焚呗。

有些人说得更直白:美国这是既想削弱俄罗斯,又怕冲突失控。战争拖得越久,美国被拖在欧洲的时间就越长。有打它个十年八年,拖住美国,叫它无力东顾。等美国回过头来,只能看到中国汽车的尾灯。

美国这波"限制导弹"的操作,表面看是缓和局势,实际可能是换了个方式继续搅局。美国哪是保护乌克兰,分明是怕战火烧到自己头上。俄罗斯要是动真格,战术核武器一扔,谁都吃不消。

乌克兰?就是个棋子。牺牲几十万士兵,丢了大片土地,靠着西方输血硬撑。可美国这"输血",说断就断。泽连斯基还在研发什么"火烈鸟"巡航导弹,号称年底能量产。可信度有多高?只有天知道。

特朗普与普京会面 美俄关系缓解

俄罗斯那边也不是吃素的。地大物博,战略目标多得数不过来。乌克兰那点导弹,扔过去连个响都听不见。俄罗斯真要反击,乌克兰的命脉一掐一个准。

美国这波操作,网上争议炸锅。有人骂美国虚伪,嘴上支持乌克兰,实际卡着命门。有人觉得美国这是"以退为进",想通过限制武器逼俄罗斯上谈判桌。还有人直接开嘲:美国这是怕乌克兰真把事情闹大,自己得跟着擦屁股。

俄乌冲突是美国一手挑起来的,现在又想当好人?五角大楼卡着乌克兰的导弹,嘴上说是为了和平,实际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大恶人常以大善人的面貌出现。美国这套路,玩了几十年,早就门儿清了。

乌克兰是棋子,俄罗斯是对手,中国是目标。美国越在欧洲折腾,中国越得抓住机会发展。这世界哪有真正的圣人?美国这出"限制导弹"的戏码,不过是换了个舞台继续表演。棋局未定,谁笑到最后,还得看真本事。远程导弹射程再远,也飞不出美国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