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一次大股东坚决说"不"。这可能让习惯我行我素说一不二的宗公主难以接受,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辞去娃哈哈的一切职务,另立山头改朝换代。在她看来,娃哈哈集团已经有名无实,除了一块牌子,早就被掏空了。
她以为,凭借其控制的宏胜系和市场分销体系,无论是娃哈哈还是娃小宗,亦或是其它什么娃嘻嘻,娃呀呀,都能杀出一条血路。她恰恰忘了,娃哈哈之所以能有今天,宗庆后固然功不可没,但最大的招牌是国资背景。
从1987年一个校办企业,宗庆后凭什么敢接下一年创利4万任务的烫手山芋?不就是因为宗庆后看中的是"国有校办企业"这块招牌吗?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有了这块招牌,就能拿到别人拿不到的资源。
而后来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行业排名前十的杭州罐头食品厂,上演"蛇吞象"的大戏的关键"外挂",还是国资起了作用。靠蹬三轮车送货的一个校办厂,竟一口吃掉了有着两千多工人的国营大厂!
正是靠着政府"撑腰",完成这一关键并购动作,娃哈哈由此才华丽转身,第二年产值直接破亿,是并购之前的10倍。后来的达能之争,同样也是因为有着国资背景,才让达能最终认输退出。
1999年国企改制时,娃哈哈面前两个选择:彻底民营化和公私混合制。此时的宗庆后视野与格局已非昔日可比,他选择了后者,仅以6400万就拿到了29.4%的股权,并掌握实际控制权。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娃哈哈是宗家的,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至少是片面的。娃哈哈成功固然离不开宗庆后,但更是时代红利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杭州国资国退民进放水养鱼的典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