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金价格经历了一轮明显的下跌,从去年十月的每盎司约1950美元跌至目前的约1800美元左右,短短几个月内缩水了近8%。这样的跌幅让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心里难免会问:是不是该趁这个时候入手?黄金一直被视为"避风港",在市场动荡时能起到稳住阵脚的作用。可是,价格的波动难免让人犹豫:这是买入的好时机,还是市场的"陷阱"?

为什么黄金会跌?原因多方面。比如,美元指数在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间从103点升至107点,美元走强直接压低了黄金的价格。再者,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去年美国的基准利率从0.25%逐步上调到4.75%,利率的提升让投资者更愿意持有收益更高的资产,黄金的吸引力就减弱了。与此同时,市场情绪变得更为乐观,风险偏好提升,资金纷纷流向股票和债券,黄金的"避险"角色被削弱。技术面来看,黄金在去年11月触及高点后,开始出现调整迹象,短期内出现了"回调"态势。
那么,面对黄金的"价格滑坡",是否值得趁机买入?答案其实要看个人的投资策略。有人认为,黄金的基本面没有变,通胀预期依然存在,黄金的价格只是短暂的"休整"。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黄金的年均回报率约为4.5%,而在通胀高企的时期,黄金的表现更为坚挺。黄金的"硬通货"属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时显得尤为重要。反观短期价格的波动,或许正是"抄底"的好机会。毕竟,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能帮助分散风险,增强抗通胀能力。











